苏厨 第99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煦说道:“把村里所有东西都买下来!村子都归这个商人了!”
  苏油笑道:“谁也不是傻子,陛下所说的这种情况倒是不大可能会发生,最大的可能,是商人偷偷拿贝壳换村里人的东西,然后村里人发现贝壳渐渐变多,但是以前一两个贝壳能买到的东西,现在要花五六个才能买到,这就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于是大家不再使用贝壳作为交换的货币,贝壳失去了在村里人心中的信用,不再有作为货币的功能,最后村里的货币体系,崩溃了。”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
  “所以这个商人,只能由国家来做,它知道这个村子一年用于交换的贝壳,到底应该是多少,才能既满足村民的便利使用,又不至于让物价飞涨,让货币失去信用。”
  “所以铸币量应该归于户部统一管理,合理分配到各个钱监,印币厂,然后交给各地银行发行。”
  “而吴居厚的问题,还不在这里。”
  “哦?”这下高滔滔都来兴趣了:“那他还有什么问题?”
  苏油躬身道:“我朝如今以宝钞为主,铁钱在蜀中都早已淘汰,如今铁价一跌再跌,金属货币其币值与金属价值息息相关,因此徐州铁钱本来就是注定要疯狂贬值的。”
  “我不知道吴居厚是不是本来就知道这一点,但是他用这种方法,疯狂攫夺了徐州的民间财富,这一条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臣蒙先帝青眼,在陕西举军事,其实只是一个执行者。先帝之前数年,就重建了兴洛仓,积累资储,足够西事之用。”
  “臣从来没有向朝廷奏报过需要陕西以外的地区输送军输,朝廷也从来没有要求各路支援陕西,吴居厚为何这么积极?”
  “臣以为此是非常之举,故而猜测吴居厚是想以解输陕西为借口,利用巨量的物资和货币的周转,来抹平一些他在徐州做下的手脚。”
  “司马学士要求朝廷大开言路之后,我估计徐州一带收到的折子会相当多。”
  “臣请朝廷选派干员,前往彻查!不光光一个徐州,还要包括路检察司,是否存在收受贿赂,知情不报之嫌。”
  “如果事后查得吴居厚居官清廉,只是手段粗暴的话,那就该贬官降级;要是贪墨污烂,残民以逞,那就该明送法司,以正刑典。”
  赵煦这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成年人的阴暗心理,不禁都傻在了那里。
  从表面上看,吴居厚给朝廷积攒了那么多钱粮,还有余力帮助西征,而且积极主动,应该是为国为民的大能吏,大贤臣才对。
  如今经过苏油一分析,这个人完全可能有大问题!搞不好是大贪官,大酷吏!
  苏油其实早在吴居厚上奏朝廷要帮助西征的时候,就已经让董非调查吴居厚,现在已经掌握了不少的证据,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引发而已。
  没办法,一切都需要依循制度,还得要有恰当的机会。
  同时他也是在告诉高滔滔,要搞人有恰当的搞法,司马光那套吵吵嚷嚷的法子要不得,直接拿到那些“乱法之臣”的罪证,才是掀起波澜的好办法。
  帘后的高滔滔微微点头,她知道苏油的做事方法了,新党里边,不少外臣为了政绩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配合司马光开放举报,基本上是一查一个准。
  拿稳了大义,才好动手。
  此举还模糊掉党派之争。
  但是多做多错,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落马的新党绝对会比旧党多。
  等到祖孙二人消化了这些,苏油才再次躬身:“最后臣要想说的,是太皇太后与陛下明睿智察,给司马学士,吕学士和我,诏旨中都是询问问题和谏议。”
  “因此臣等三人不敢不尽言议论时弊。”
  “然而臣想要多嘴一句的是,自元丰以来,国家的国力、军力、民力,通过朝廷历年的档案,可以尽览其详。”
  “我大宋国势,在先帝的英明的执掌之下,已经无可争议地扭转颓势,蓬勃升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