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00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诏:“罢义仓,其已纳数,遇歉岁以充赈济。”
  两道诏书,第一道,标示着朝廷已经达成共识,当前国家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国家资备不足,军力不振,与周边巨大的边患敌对势力之间的矛盾,转化成为边患平息,未来短期内不会再发生大战,国家贫困人口过多,广大百姓生活困难,与大宋以仁孝治国,兴礼乐之邦的国家目标,和人民要求急需提升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
  今后的国家,会将国策调整到宽体民生,兴修水利,促进交通,提振工商,增加耕地,移民授田,防灾备灾,增产减税,兴办教育,精兵简政上来。
  第二道,则是将赈济纳为国家责任之一,之前的义仓是老百姓输入粮草,在地方官府手里集中,到了今天,大宋将采纳苏油的政策,将国家粮食分出四种,进行储备。
  当然储备还是得先沿着漕运和铁路一横一纵两条干线进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两条线上进行储备,最大的考虑是行政成本问题。
  贪污问题在古代非常严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两条——消息不及时和路途上耗时太长,导致查处贪墨的行政成本暴增。
  在目前即便是有了电报解决了部分消息不畅带来的行政成本,但是交通问题带来的却没有解决。
  等到御史们杀到贪官府上,人家早都已经抹平手脚杀掉告发者河清海晏了。
  尤其是粮食,沿途周转倒来倒去应付检查,别说宋代,哪怕是到了后世都是痼疾。
  有文章称前苏联的战略储备物资浪费,占了总数一半以上,可见其贪腐之盛行。
  因此苏油列出了战略、备荒储备以横线为主,纵线为辅设置,战略储备粮仓分别设置于兰州、洛阳、郑州、汴京、陈留、徐州、金陵、扬州、杭州。
  专项储备设立于大名府、登州、成都。
  周转储备散于民间,鼓励民间存粮和自发贸易,声明政府今后不再按照户产计税,农税只按照田亩和田力来征收。
  用于周转的粮食,则按照普通商品来看待,而且还有优惠,按行坐两税皆三十税一进行,鼓励粮食朝需要的地方周转。
  九月,新上任的右司谏苏辙上书,吴居厚、王子京、蹇周辅、吴居厚、李稷、陆师闵借新法之名目,乱法残民,要求对于这类各地官民反应比较严重的官员,应该对天下公布调查结果,以安定人心。
  诏从之。
  老台谏黄廉提点刑狱,高滔滔任命他专使调查,最后查得苏辙反应的问题基本属实。
  其中吴居厚以铁钱法、盐法搜刮民财,购置绢帛生利,致使京东路百姓怨声载道。
  不过吴居厚没有贪污,搜刮得来的钱帛账目清晰,属于酷而不贪的“清官”,贬黄州团练使。
  王子京行福建茶法,为害同样不小,不过还是不贪,贬泉州通判。
  蹇周辅的江西盐法造成的破坏与影响极大,掊克欺诞,负公扰民,罢知和州。
  李稷先行茶法于川中,几败坏青唐之策,后于陕西酷虐民夫,为政苛暴,创制侵街钱,口碑极坏,论法当罪。
  不过李稷在平夏时也算有功,加上推行保马法的时候,他知道行不通,于是利用靠近青唐的便利,改行“马券”,让百姓认领。
  朝廷需要马匹征调的时候,他就用马券钱跟牧民购买,此举却又实实在在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于是审计下来,算是逃过一劫,朝廷只严厉申斥了一番,没有处罚。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乌龙
  陆师闵下场最惨,本以干当公事入职,不是正经出身。
  李稷将蜀茶榷额从三十万增加到五十万,他就敢来了个翻倍,增加到一百万,祸被秦蜀,之后被苏油弹劾,去了荆楚。
  结果不但不改,反而变本加厉,到了那边又将蹇周辅的盐法来了个翻倍,继续在荆楚两河肆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