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02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后世之美
  朝堂之上,几乎全成了保守派和改良派的天下,改革派现在就剩下一个右相韩缜,一个户部尚书曾布。
  曾布是因为之前接替苏油安定宁夏的功劳,加上做过三司使,被章惇援引复朝的。
  戊辰,苏辙言:“陛下用司马光为相,而使韩缜以屠沽之行与之同列,以臣度之,不过一年,缜之邪计必行,邪党必胜,光不获罪而去,则必引疾而避矣。”
  “去岁北使入朝,见缜在位,相顾反臂微笑。是因缜举祖宗七百里之地,无故与之。”
  “臣闻契丹地界之谋,出于耶律用正,今以为相。”
  “彼以辟国七百里而相用正,朝廷以蹙国七百里而相缜,臣愚所未谕也。”
  一剑封喉。
  其实韩缜有些背锅,那七百里疆域是王安石和赵顼经过深思熟虑,研判了当时河北情形与辽国敌情之后,最终决定放弃的。
  而韩缜不过是当时朝堂派出去的谈判代表而已。
  但是朝廷的锅也该韩缜背,这就是政治。
  苏辙这时拿出来弹劾,韩缜本来就在求退,立即合门戴罪。
  己丑,朝廷接受了韩缜的辞呈,罢右仆射,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
  高滔滔对韩缜和对蔡确的态度截然不同,虽然台谏前后论缜过恶甚众,高滔滔皆留中不报,但韩缜的不报与蔡确的不报,也是有区别的。
  高滔滔还曾经宣谕孙觉、苏辙:“进退大臣,当存国体。韩缜虽不协人望,但是也必须主动求去,而后出之。”
  刘挚等攻之益急,高滔滔同意韩缜辞职的同时,又出内批给给事中:“缜自以恐妨贤路,故乞出外,视矜功要名而去者,缜为得进退之体,宜于制词中声说此意。”
  意思是说,韩缜的求去,比那些自夸功绩索要名声而后去的人,不是同一种性质,朝廷在给他的制词中,必须要声明这一点,给他足够的体面。
  所谓“矜功要名”,意思很明显,就是指的蔡确、邢恕。
  韩缜去后,右仆射的位置就空了出来,之前司马光除左仆射的时候,曾固辞以疾,推荐高滔滔召用文彦博和苏油。
  范纯仁,吕公著也以文彦博老成,推荐其入朝。
  文彦博都已经致仕,和苏油差不多,现在只享受荣衔,官封太师,为文臣第一人。
  于是高滔滔诏文彦博肩舆赴阙,并令河南津派出专员为文彦博处理行李。
  同时御札付司马光,欲除彦博太师兼侍中、行右仆射事。
  司马光奏:“彦博官为太师,年八十一,臣后进而位居其上,非所以正大伦也。”
  吕公著也认为文彦博资序太高,不如将老头置于苏油那个位置,备位咨询,然后将苏油召回,放在自己和司马光中间,担任这个右相。
  朱光庭亦三上章,以为:“彦博师臣,不宜烦以吏事。若右相,则苏油、吕公著、韩维、范纯仁皆可为之。”
  刘挚、王觌上书,也认为文彦博毕竟春秋太高,不可为三高官官。
  苏油知道司马光和朝廷的意思后,立刻上章表示坚决不接受。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台谏有自己的子侄,而且苏辙工作得非常好,完全胜任,那就让他好好干完一任。
  苏辙在任期间,自己便不好呆在宰执的位置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