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023节(3 / 4)
应该说,这一次事件,是高滔滔在稳定权利之后,开始意图扩张,伸手有点不依规矩了。
苏油上书:“今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司马光除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公著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知枢密院事,王韶举军机处,则朝廷格局已备。”
“其余中书侍郎、六部尚书,枢密同知,馆阁台谏,当稍抑中旨,使臣下会议拟进,择能者而用之,庶几无失。
斯亦为后世之美矣。”
“后世之美”四个字,完全挠到了高滔滔的痒痒,这下听进去了。
三月,丙辰,罢诸州常平管勾官。辛未,以吏部侍郎李常为户部尚书。
李常和孙觉是同学,与王安石曾经是好友,王安石当年曾经要李常制置三司条例司,不可谓不重,却被李常以政见不合拒绝。
之后因封还推行青苗法的诏书,与当时的右正言孙觉、御史中丞吕公著、赵抃、程颢、张戬、王子韶一起罢官外放。
李常和苏轼是非常好的文友,苏辙也曾在他手下,被庇护过一年多,元丰七年李常重为吏部尚书,曾经想提拔苏轼,却被蔡确王珪所阻。
除了苏轼苏辙,其实李常与苏油交情也不浅。
李常少年时与其弟李布,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僧舍读书,兄弟俩一直在不懈藏书。
李常方十三岁时,兄弟俩就已经藏了九千卷!
仁宗皇祐元年,李常中了进士,之后将九千卷藏书都捐献给了当地,将那个僧舍改造成大宋第一家私人图书馆,称为“白石山房”。
到现在,白石山房已经成了大宋著名的私家教育基地——白石书院。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颐
苏轼后来还曾为李常写过《李氏山房藏书记》、《白石山房》诗。
而苏油的可贞堂与白石山房也进行过图书复刻再版以及交换工作,两人关系由此非常密切。
但是李常就是个文士,没有做过国家财计工作,很多人都怀疑李常能不能干好。
有人以此问司马光,司马光回答:“使此人掌邦计,则天下知朝廷非急于征利,贪吏掊克之患,庶几少息矣。”
这个观点苏油不赞同,但是李常做户部尚书,最高兴的莫过于苏油。
不懂好啊,不懂才好教。
于是苏油给李常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他不用担心。
户部的工作其实就是以前三司的工作,三司这么些年也出过几位能臣。
张方平在蜀中首开新式记账法,后来引入三司。
赵忭将国家的财务制度梳理得明晰干净;
唐介治三司,又将复核制度搞了出来,清理了积账。
王安石对国家财务也非常重视,将制度下到了各路。
如今只需要核对各州府账册,加上一个预算审批制度和财务申报制度就行,不但可以加强户部尚书的权力,还可以加强管理与监督,为下一步的税制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有一个现成便宜,就是太皇太后已经让折冲府将各路隐户隐田都搜检了出来,成果喜人。
这么些年下来,大宋的隐户隐田问题又有抬头,这次共得各路隐田共计一百万顷,占全国已有耕地面积的八分之一,相当于增加了两个太湖地区耕地面积,顺带扩出隐户丁口百万。 ↑返回顶部↑
苏油上书:“今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司马光除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公著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知枢密院事,王韶举军机处,则朝廷格局已备。”
“其余中书侍郎、六部尚书,枢密同知,馆阁台谏,当稍抑中旨,使臣下会议拟进,择能者而用之,庶几无失。
斯亦为后世之美矣。”
“后世之美”四个字,完全挠到了高滔滔的痒痒,这下听进去了。
三月,丙辰,罢诸州常平管勾官。辛未,以吏部侍郎李常为户部尚书。
李常和孙觉是同学,与王安石曾经是好友,王安石当年曾经要李常制置三司条例司,不可谓不重,却被李常以政见不合拒绝。
之后因封还推行青苗法的诏书,与当时的右正言孙觉、御史中丞吕公著、赵抃、程颢、张戬、王子韶一起罢官外放。
李常和苏轼是非常好的文友,苏辙也曾在他手下,被庇护过一年多,元丰七年李常重为吏部尚书,曾经想提拔苏轼,却被蔡确王珪所阻。
除了苏轼苏辙,其实李常与苏油交情也不浅。
李常少年时与其弟李布,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僧舍读书,兄弟俩一直在不懈藏书。
李常方十三岁时,兄弟俩就已经藏了九千卷!
仁宗皇祐元年,李常中了进士,之后将九千卷藏书都捐献给了当地,将那个僧舍改造成大宋第一家私人图书馆,称为“白石山房”。
到现在,白石山房已经成了大宋著名的私家教育基地——白石书院。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颐
苏轼后来还曾为李常写过《李氏山房藏书记》、《白石山房》诗。
而苏油的可贞堂与白石山房也进行过图书复刻再版以及交换工作,两人关系由此非常密切。
但是李常就是个文士,没有做过国家财计工作,很多人都怀疑李常能不能干好。
有人以此问司马光,司马光回答:“使此人掌邦计,则天下知朝廷非急于征利,贪吏掊克之患,庶几少息矣。”
这个观点苏油不赞同,但是李常做户部尚书,最高兴的莫过于苏油。
不懂好啊,不懂才好教。
于是苏油给李常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他不用担心。
户部的工作其实就是以前三司的工作,三司这么些年也出过几位能臣。
张方平在蜀中首开新式记账法,后来引入三司。
赵忭将国家的财务制度梳理得明晰干净;
唐介治三司,又将复核制度搞了出来,清理了积账。
王安石对国家财务也非常重视,将制度下到了各路。
如今只需要核对各州府账册,加上一个预算审批制度和财务申报制度就行,不但可以加强户部尚书的权力,还可以加强管理与监督,为下一步的税制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有一个现成便宜,就是太皇太后已经让折冲府将各路隐户隐田都搜检了出来,成果喜人。
这么些年下来,大宋的隐户隐田问题又有抬头,这次共得各路隐田共计一百万顷,占全国已有耕地面积的八分之一,相当于增加了两个太湖地区耕地面积,顺带扩出隐户丁口百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