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03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苏颂是想要给苏油让路。
  同时苏辙也上书,请求外任。
  高滔滔经过权衡,同意了苏颂的请求,但是安排得很好——扬州。
  扬州是老宗兄的基本盘,算起来,这是苏颂第三次出任扬州。
  不过苏辙的外任请求被高滔滔拒绝了,不仅拒绝,还连下两道任命。
  丁卯,以起居郎,右司谏苏辙为中书舍人,以中书舍人苏轼为翰林学士。
  苏轼到任后立即上书:“差役之法,天下以为未便,独台谏官数人者主其议,以为不可改。
  近闻疏远小臣张行者力言其弊,而谏官韩川深诋之,至欲重加贬窜。
  此等亦无它意,方司马光在时,则欲希合光意;及其既殁,则妄意陛下以为主光之言。
  殊不知光至诚尽公,本不求人希合;而陛下虚心无我,亦岂有所主哉!
  使光无恙至今,见其法稍弊,则更之久矣。
  臣每见吕公著、安焘、吕大防、范纯仁,皆言差役不便,然恐台谏纷争,卒难调和。
  愿陛下问吕公著等,令指陈差、雇二法各有若干利害;昔日雇役,中等人户岁出钱几何;今者差役,岁费钱几何;
  又几年一次差役。皆可以折长补短,约见其数,以此计算,利害灼然。
  而况农民在官,贪吏狡胥,百端蚕食,比之雇人,苦乐十倍,民穷无告,致伤阴阳之和。
  今来所言,万一少有可采,即乞留中,作圣意行下,庶几上答天戒,下全小民。”
  这其实就是之前苏油意见的翻版,三个月后旧事重提,又拉出司马光来作伐,表示应当在详尽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决定役法的设施。
  高滔滔命吕公著会议。
  吕公著立即上书,回答了苏轼提出的问题:“陛下聪幼,然天睿之姿,明见于事矣。
  前祥制役法条卷,下诸路转运司考行,今得其实。
  差、雇二法利害,前已详奏。
  今天下大役,惟宁夏路城、河北防河、东西铁路为重。
  州县上陈请施免役之法者为著,言量出为入,略许宽剩,其余罢减,民多乐从之。
  其余重役非州县可成者,当入列户司,依预算拨给专款施行。
  提举铁路局高士林,前行此法,造办铁路千两百里,未闻州县役夫有怨,良可行也。
  斯亦世易时移,盖有弊于十年之前,亦有利于今日之后。
  乞仍依雇役施法,以元丰六年至今役务为基,各州县预作谋划,慎量所需。
  民力有余者减免宽剩,民力不足者调济国帑,则诸事可为,上下可安也。”
  癸酉,诏:“诸路坊郭第五等以上,及单丁、女户、寺观第三等以上,旧纳免役钱并与减放五分,馀皆全放,仍自元祐二年始。”
  “仍行雇役,作立预算,许支州县所余宽剩钱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