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04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壬戌,王觌言:“朱光庭讦苏轼策问,吕陶力辨。臣谓轼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耳。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岐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此大患也。”
  太皇太后深然之。
  戊辰,诏:“自今举人程试,并许用古今诸儒之说,或出己见,勿引申、韩、释氏书。考试官以经义、论、策通定去留,毋于《老》、《列》、《庄子》出题。”
  辛巳,诏苏辙、刘攽编次神宗御制。
  丁亥,赐富弼神道碑,以“显忠尚德”为额,仍命翰林学士苏轼撰文。
  苏油上书:“河北诸事日繁,且接邻邦,需干臣治守。”
  高滔滔问谁可为守,苏油奏道:“臣举沈括、蔡京、韩忠彦,必当其职。”
  高滔滔问道:“沈括且不论,蔡京、韩忠彦俱为朝官,无故出外会没有怨言吗?”
  苏油说道:“朝廷官职本来不是为享禄而设,无论朝廷外路,皆求得人而已。”
  高滔滔沉吟一阵:“蔡京敏于事,韩忠彦宽于仁,司徒所荐都是出于至公,不过朝廷也多事,还是沈括吧。”
  苏油说道:“还需要一名官员,乘传诣河北路,与监司一员遍视灾荒,措置赈济。”
  高滔滔说道:“让吕陶去吧,还有,刘正夫如今所任何职?”
  苏油说道:“刘正夫出身一甲二名,所过考绩优良,如今已经是大名府通判。前刘正夫奏河北四路赈灾,有官员滥加施放,实则中饱私囊者,也是他请朝廷遣使督察。”
  高滔滔说道:“那就再加上他。”
  苏油躬身:“臣遵旨。”
  二月,丙戌,毕仲游上呈新制役法,役法仍旧以王安石募役法为主,不过去掉了里边苛刻的条款,确立了州县每年奏备的预算制度和役务审批制度,凡获得审批的役务,超过州县每年役务拨备的部分,有朝廷户部划拨。
  条例对于役钱的缴纳也做了具体规定,农户以田亩为额度,工商户以坐行二税为额度,按照比例收取,官绅一体无免。
  经过仔细核算,将免税官绅纳入之后,所得役钱比之前还要多出不少,因此役法又添置了条款,五等户以下免纳。
  这道法令才是实实在在触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相比以前的糊涂账,以及安石相公时期的苛索,分派到每户身上的份额极低。
  苏相公之法,比王相公宽松太多,比司马相公稍微严格,但是司马相公可是不会给朝廷补贴的,可操作性不可同日而语,天下尽皆称善。
  高滔滔诏旨推行。
  己丑,知澶州王令图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相度了河北水事后,上奏乞于故道孙村口置约,以分黄河水势,使东流故道得用。
  诏从之。
  这是地方官员研究新役法之后开始胆子肥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工程,现在也打起了“朝廷拨款”的主意。
  于是苏油向高滔滔提出派人视察的申请。
  之前召试学士院,同策问者共有九人,黄庭坚、张耒、晁补之、毕仲游都在其中。
  苏轼对毕仲游的文章大加赞叹,擢为第一。
  本来毕仲游应该加翰林学士,但是为了避嫌,自请出外。
  高滔滔对毕仲游和晁补之的记忆力异常深刻,平定西夏的时候,刘昌祚冒进,苏油顺势改变战略攻势,是毕仲游利用非凡的智慧,完成了突然调整和加重的后勤保障工作,可以算是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之一,当时朝廷封赏得薄了。
  大宋的法制类似后世的海洋法系,以条文加判例为主,《刑统》百年充实进去无数的判例,到今天也成了汗牛充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