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06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孙村工程没有完备,河北军力没有得到证明之前,文吕二人坚决不同意苏油这样搞。
  朝中也有赞同苏油的,比如户部尚书李常,因为他经过统计,认为工役完全在朝廷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而民力问题更是笑话,如今大家早都明白了,以往搞工役搞得怨声载道,那是要求老百姓义务劳动,其实只要工钱给够,大宋就没有不愿意干活的老百姓!
  还有外路淮南的蔡京、河北的沈括、宁夏的赵禼,他们认为,这两条通道对于大宋控制西域,刺激河北发展,将具有绝大的作用。
  军方也普遍站在苏油的一边,认为国内已经无惧北方的威胁,朝堂的担忧有些多余。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
  最终吕公著让三省六部官员在都堂表决,两项动议都遗憾地没有获得通过。
  为了安抚苏油和外路官员,吕公著接受了蔡京的提议,将动议缩水。
  造我们还是造,不过铁路我们只从兰州修到甘州;运河我们只沟通黄淮,从淮阴修到阳谷,这就差不多了。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调运金铁之利。
  正好胶州登莱发现了大金矿,兰州奏报钢产量又翻了一番,吕公著被蔡京和赵禼闹得头疼,还是开了口子,准许两处在不耗费朝廷预算的情形下,可以“酌情相度”。
  金矿是在河北发现的,沈括也在闹,但是结果却让他目瞪口呆。
  凭什么我河北东路发现的金矿,要给黄淮运河作本金?我沈存中养出来的金鸡,结果飞到蔡元长窝里去了?
  吕公著将沈括按得死死的,河北路一切以搞好军事为前提,军事没完备之前,休想老夫给你开着个口子!
  全国一盘棋,河北东路的金矿怎么就不能给黄淮运河作本金?
  要这么说的话,你告诉我河北四路发展银行一千五百万贯的本金却又是哪里来的?!户部拨出的五百万贯凭什么要先给你河北四路?!
  沈括被捏着了痛脚,闹不成了。写信给苏油哭诉,朝廷偏心!蔡元长老奸巨猾,截我河北四路的胡!
  闹就对了,癸未,苏油再次奏请高滔滔,根据李庸、沈括、张商英、赵孝奕送回的辽国情报,这几年他们的赈灾能力堪称拙劣,对周边压榨过于残酷。
  辽国灾荒,部众南下囤积于雄州外,仰仗大宋赈济的,多达十数万帐。
  两国是兄弟之邦,辽国动乱,如今看来对大宋也有不利。
  大宋给辽国每年五十万贯的岁币,以往给了之后就放任不管,如今看来,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至少大宋应当知道这五十万贯的去向,督促辽国将这五十万贯多用于向百姓倾斜,多用于水利、农牧、赈灾之上,而不能拿去招兵买马,反过来给大宋造成威胁。
  为了两国的和平与稳定,大宋应当就岁币使用问题,命沈括为全权代表,与辽国进行磋商。
  这道动议一出来,文彦博和吕公著不由得面面相觑,这小子在这儿等着咱俩呢!
  可不是吗,两人刚刚以河北安全为理由否决了苏油的动议,苏油立刻就同样以河北安全为理由提出这项新的动议,这下子不好弄了。
  而且苏油这项动议,完全站在了道义的角度上,辽国朝堂众臣这几年的确干的的确不叫人事儿,哪里有每年大宋帮辽国养着几十万难民的道理?!
  五十万贯岁币,忍气吞声地给了就算了,对于如今的大宋真不叫事儿,可也不能让辽国拿去壮大军事实力吧?
  还有辽国南北分治,北部契丹人遇到旱灾雪灾还能到处迁移,可南部诸州的汉人都是农耕之族,遇到水旱那就只有等死的命。
  辽国最多只能行免税这样“德政”,然而在国家根本没有余粮救济的情况下,所谓免税,根本就是个噱头!
  还有辽国本身是个多民族国家,除了契丹人,还有东边的女直、渤海人,南边的汉人,西边的鞑靼人,五十万岁币指望辽国用到这些人身上,怕是想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