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0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括自己有严重的腰痛病,坐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就需要缓慢行走,走上千余步后方可自由活动。
  最后是他帐下一名将官见了,问大帅你是不是常用苦参刷牙?沈括回答自己一直爱用苦参粉,不喜欢用牙膏,想着边刷牙还边带保健,美美哒。
  将官哭笑不得,说苦参伤肾使人腰重,这就是大帅你的病因。
  沈括这才改用牙膏刷牙,一年之后,腰病好了。
  这俩货出医书,怕是不少人得掉坑里。
  苏油不知道的是,真实历史上因为两人的名气,到后来真有人将苏轼和沈括记录过的医方汇集成书,命名为《苏沈良方》,不少二把刀医生用名气来治病,不问辩证,真的害了不少人。
  苏轼说道:“如今疫情看来是按住了,但是我们要吸取教训。”
  “瘟疫虽然已被驱除,但赈济只能起到临时的作用。重点是要推广医学。”
  “因为杭州是一座大都市,南北水陆交通要道,瘟疫一起,可能流播四方。”
  “要想杭州长治久安,就必须要设立一家官办药局,如今士绅市民捐赠还有余剩,我再跟太皇太后请示拨些款项,咱们在杭州建立一所医学院,连治病代传播医学,如何?”
  庞安不禁大喜:“此事当行,老夫行医的地方在众安桥庙,不如就用那片地皮,设立药局。”
  苏轼点头:“那便如此说定,等此间事了,我们再去看看地方。”
  刚聊到这里,村外来了一名中官,身后还跟着一个小黄门:“学士却在这里,倒叫某家好找。”
  苏轼却不认识,不过他是吃挂落吃习惯了的,赶紧问道:“不知贵使带来什么申斥?”
  那中官莫名其妙:“什么申斥?某家是这次京中出来检点市舶司的,临来之际……”说完看着庞安和唐慎微:“这两位是?”
  苏轼说道:“这是此次治瘟的功臣,这位是黄州名医庞子安,这位是翰林医正,京师大学堂医学院院士唐审元。”
  那中官将身后小黄门手里的竹篮子交给苏轼:“没什么,就是临来之际,圣人让给学士带点东西,交割完毕,某家便即告辞。”
  说完竟然转身风风火火地走了。
  苏轼和庞安唐慎微都有些莫名其妙,待得打开竹篮子,唐慎微惊呼出声:“密龙团!”
  张舜民在自己的笔记《画墁录》里有过记载:“先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为凤团,后又为龙团,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供,虽近臣之家,徒闻之而未尝见也。”
  唐慎微担任过皇子御医,曾经出入过宫禁,倒是曾经见过。
  庞安虽然年纪够老,却何曾见过这等极品团茶,不由得大惊失色:“这可是天大的恩赏!”
  苏轼将篮子提起来,见到底下有“进奉宝慈”四个字,立时明白了过来,感动莫名:“这是太皇太后赐下的。”
  见到庞安眼馋的样子,不由得笑道:“茶赐下来就是喝的,我家小幺叔常说‘上山打鸟,见者有分’,子安你今日有口福了。”
  ……
  五月,河北四路都转运使沈括奏报,大名府孙村埽工程竣工。
  之前尚书省曾经上奏:“大河东流,为中国要险,自大吴决后,由界河入海,中国全失险阻之限,不可不为深虑。”
  于是高滔滔诏范百禄、赵君锡条画以闻。
  范百禄等人考察回来之后上奏:“臣等按行黄河独流口至界河,又东至海口,熟观河流形势,并缘界河至海口铺砦地分。
  使臣各称界河未经黄河行流以前,阔一百五十步,下至五十步,深一丈五尺,下至一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