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093节(2 / 4)
向太后不禁好气:“哥儿倒使得巧法,这回不出去也得出去了。”
三人来到殿外,走向池沼边的草地,赵煦说道:“石仙卿说的,人要常保清健,就得适量运动,太后这半月盘账辛苦,听说都没出过钟萃宫,正好出来走走。”
高滔滔终于挂起一丝微笑:“哥儿也是一片孝心,太后就随了他吧。”
在草地上走了一段,高滔滔借口走不动了,在一座亭内坐下,将随从打发的远远的,四面无人,这才问道:“外间哄传官家在寻找乳母,哥儿啊,有这事儿吗?”
赵煦说道:“有。”
高滔滔眉毛挑了起来:“为何?”
赵煦叹了一口气:“是孙儿思虑不周,各宫室分开自主之后,宫中用度的确省下来不少,却忽略了几个年幼的妹妹。”
高滔滔长处深宫,一听就猜到大概:“是看顾的嬷嬷内侍怠慢了公主?”
赵煦低下头,眼中滴下泪来:“贤静,贤惠方才五六岁,嬷嬷内侍怠慢刻薄,我请石仙卿看了,说是营养欠缺,如今最好的调理办法,是用人乳。”
高滔滔心中火头腾地就起来了:“他们焉敢如此?!”
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好女孩
赵煦说道:“宫里屡次声明要节约用度,前后两次减损,他们便以此为由,说两位公主也是天家,若不从此例,害怕遭到责罚。”
高滔滔咬着牙,阴森森地说道:“差遣倒是办得谨严,可贤静、贤惠两个小人儿,又能吃用多少?别忘了去年开始,宫里的菜蔬肉品,都从中牟皇庄送进,其余的仍依公主例,还不够他们的开销?”
向太后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还有官家不过请了两位乳娘,京中就风传成那样,这消息却是如何走漏出去的?”
高滔滔神色平静了下来:“宫人减到了一百,还是断不了有心人内外交通,看来都已经忘了温成皇后去后,我婆婆是如何整饬内宫的了。”
赵煦不懂高滔滔这风浪前的平静,向太后却是听得暗暗心惊,太皇太后这是动了真怒,此次风波,宫里又不知会不明不白死掉几人。
赵煦说道:“孙儿本不想因此事让娘娘们心烦,想着悄悄将这事情办了,再于宫内也推行养老金制度,给他们发放俸禄……”
高滔滔拉起赵煦的手,笑得很光明:“孙儿这番孝心老身体会得了,不过事情官家就不用再管,免得又被朝臣们泼了污水。”
“此事老身亲自料理,养老金制度也挺好,不过行使得看时机,整饬之后,方才行得。”
“总之还能替孙儿挡几年风雨,有什么说道,让他们冲着老身来。”
祖孙几人就此议定,等到赵煦送高滔滔和向太后回殿,却在向太后几案上发现了一支造型独特的细管钢笔。
笔管上蚀刻着一枝梅花,两头是平的,还是一方精巧的小印章。
赵煦取过印泥来拿钢笔盖两头印了,发现是各是一个极细小的篆文,合起来是瑞卿二字。
在外人眼里这叫巧夺天工,在赵煦这理工狗眼里,这叫精细电解蚀刻。
拿纸擦掉笔头上的印泥,赵煦随手就将那钢笔揣到了自己的招文袋里。
……
戊午,吕大防奏事,高滔滔谕曰:“刘安世有疏,言禁中求乳母事,此非官家所欲,乃先帝一二小公主有疾,尚须饮乳调理也。”
“官家常在吾榻前閤内寝处,安得有此!外间虚传也。”
范祖禹对曰:“外议虽虚,亦足为先事之戒。臣侍经筵左右,有闻于道路,实怀私忧,是以不敢避妄言之罪。”
“凡事言于未然,则诚为过,及其已然,则又无所及。陛下宁受未然之言,勿使臣等有无及之悔。” ↑返回顶部↑
三人来到殿外,走向池沼边的草地,赵煦说道:“石仙卿说的,人要常保清健,就得适量运动,太后这半月盘账辛苦,听说都没出过钟萃宫,正好出来走走。”
高滔滔终于挂起一丝微笑:“哥儿也是一片孝心,太后就随了他吧。”
在草地上走了一段,高滔滔借口走不动了,在一座亭内坐下,将随从打发的远远的,四面无人,这才问道:“外间哄传官家在寻找乳母,哥儿啊,有这事儿吗?”
赵煦说道:“有。”
高滔滔眉毛挑了起来:“为何?”
赵煦叹了一口气:“是孙儿思虑不周,各宫室分开自主之后,宫中用度的确省下来不少,却忽略了几个年幼的妹妹。”
高滔滔长处深宫,一听就猜到大概:“是看顾的嬷嬷内侍怠慢了公主?”
赵煦低下头,眼中滴下泪来:“贤静,贤惠方才五六岁,嬷嬷内侍怠慢刻薄,我请石仙卿看了,说是营养欠缺,如今最好的调理办法,是用人乳。”
高滔滔心中火头腾地就起来了:“他们焉敢如此?!”
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好女孩
赵煦说道:“宫里屡次声明要节约用度,前后两次减损,他们便以此为由,说两位公主也是天家,若不从此例,害怕遭到责罚。”
高滔滔咬着牙,阴森森地说道:“差遣倒是办得谨严,可贤静、贤惠两个小人儿,又能吃用多少?别忘了去年开始,宫里的菜蔬肉品,都从中牟皇庄送进,其余的仍依公主例,还不够他们的开销?”
向太后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还有官家不过请了两位乳娘,京中就风传成那样,这消息却是如何走漏出去的?”
高滔滔神色平静了下来:“宫人减到了一百,还是断不了有心人内外交通,看来都已经忘了温成皇后去后,我婆婆是如何整饬内宫的了。”
赵煦不懂高滔滔这风浪前的平静,向太后却是听得暗暗心惊,太皇太后这是动了真怒,此次风波,宫里又不知会不明不白死掉几人。
赵煦说道:“孙儿本不想因此事让娘娘们心烦,想着悄悄将这事情办了,再于宫内也推行养老金制度,给他们发放俸禄……”
高滔滔拉起赵煦的手,笑得很光明:“孙儿这番孝心老身体会得了,不过事情官家就不用再管,免得又被朝臣们泼了污水。”
“此事老身亲自料理,养老金制度也挺好,不过行使得看时机,整饬之后,方才行得。”
“总之还能替孙儿挡几年风雨,有什么说道,让他们冲着老身来。”
祖孙几人就此议定,等到赵煦送高滔滔和向太后回殿,却在向太后几案上发现了一支造型独特的细管钢笔。
笔管上蚀刻着一枝梅花,两头是平的,还是一方精巧的小印章。
赵煦取过印泥来拿钢笔盖两头印了,发现是各是一个极细小的篆文,合起来是瑞卿二字。
在外人眼里这叫巧夺天工,在赵煦这理工狗眼里,这叫精细电解蚀刻。
拿纸擦掉笔头上的印泥,赵煦随手就将那钢笔揣到了自己的招文袋里。
……
戊午,吕大防奏事,高滔滔谕曰:“刘安世有疏,言禁中求乳母事,此非官家所欲,乃先帝一二小公主有疾,尚须饮乳调理也。”
“官家常在吾榻前閤内寝处,安得有此!外间虚传也。”
范祖禹对曰:“外议虽虚,亦足为先事之戒。臣侍经筵左右,有闻于道路,实怀私忧,是以不敢避妄言之罪。”
“凡事言于未然,则诚为过,及其已然,则又无所及。陛下宁受未然之言,勿使臣等有无及之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