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1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经说道:“那也还得有南海的碘……”
  赵仲迁哈哈大笑:“不是后学夸口,南海的东西,有一样算一样,但凡丞相你道得出名儿来的,我都能给你搞来。”
  王经这才想起来,好像大宋宗亲这一支在南海势力庞大,霸占着好些个矿藏。
  唐四郎也是大海商,听说也是从南海起家的,嗯……
  不过王经很有职业道德,也不多问:“既然公子有把握,那这个厂我们就开!”
  赵仲迁笑道:“本来直接以慈善基金的名义从董非那里搞碘酒也不是不成,但毕竟犯了忌讳,董非估计会推三阻四。”
  “换做只进烧刀子跟烧曲,就好说得多了。咱们啊,让他想推都不敢推!”
  王经跟着呵呵笑:“实在是劳烦公子了。”
  赵仲迁摇头失笑:“些许小利而已。”
  这还是小利?
  见王经一脸的惊诧之色,赵仲迁叹了口气,收起了马上入冬还在把玩的折扇,点在王经身前的那部资料上:“这里,才是大利。”
  王经有些糊涂:“这不就一本资料?能有多大利?”
  赵仲迁微笑道:“这生意要是能做得成,你我二人,一人至少……百十万贯吧。”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舶来钱。”
  王经大惊失色,这尼玛能赚大辽四年的岁币之数:“这到底什么东西?”
  赵孝奕露出神秘莫测的微笑:“铁厂。”
  “铁……铁厂?”王经彻底给震傻了,郎君你是上天降下来扶保我大辽的吗?
  早在三十年前,辽国使臣听说苏油改进了炼钢工艺,搞出了日出钢材万斤的高炉,立即就要求去探访。
  那一次辽人被苏探花摆了一道,最后将事件定义为苏油谎报政绩。
  等到苏油做开封府尹,开始铺设陈留到开封铁轨,辽人才反应过来,当年那事情,是真的!
  只可惜自从那次以后,辽人就再也没有机会打探到宋人的炼钢技术了。
  这几年宋国的钢铁产能,虽然辽国不知道准确的数量,不过从包图城的猫腻看,宋人的炼钢技术真的是突飞猛进。
  辽人也不傻,知道萧古里那边突然爆产能,跑不掉与宋将种谔有关,不过这事儿对辽国有大利,大家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赵仲迁点着书册:“准确说,是铁厂需要的设备,炼焦厂需要的设备,机械厂需要的设备。”
  王经现在只想将赵仲迁的扇子拨开,将那本书册牢牢抓在手里:“公子不怕我辽国拿去仿造,然后这生意就黄了?”
  赵仲迁笑道:“仿造也可以,比如那机床,你们造出来之后,车车木头,车车铜料,应该是没问题的。”
  “不过大宋的钢材、轴承,其硬度与精度怕是贵朝达不到,毕竟这是我大宋发展了小四十年才出来的东西。”
  “刚刚说了,这些都是宗室的产业,他们委托到我这里,我也就在商言商。”
  “这份书册,只是表示我的诚意,麻烦丞相拿去给室尚书看看,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室尚书说了算。”
  “最近使相给河东路沈括订购了一套,作价三百五十万贯,但是这东西只造一套,成本太高,得三套以上才有些赚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