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16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后辽太平九年,大祚荣裔孙大延琳,利用提举辽东京舍利军详稳司的职务之便,掌握渤海军权,趁辽东京户部使,韩德枢之孙韩绍勋在东京横征暴敛,“民怨思乱”之机,杀了韩绍勋等人,起兵造反。
  两次起义都持续了年余才被扑灭。
  之后因辽对渤海遗民行重税之法,原渤海定理府和安边府的百姓又在当地望族烈万华和乌玄明的带领下,武装割据,建立定安国,时间长达二十多年。
  其后又陆续出现了几个类似的割据势力如乌舍国、燕颇国。
  辽国辽阳水利工程开通之后,辽阳地区的民族矛盾曾经一度变得缓和,结果铁厂的兴建让矿料备料成为急迫事宜,一直就在为辽人供铁的渤海人,再次成了东京府的压迫对象。
  鞑靼人造反之后,耶律洪基要求辽阳府备料生产两不误,东京留守萧保先只有将压力转嫁到矿工身上,加上粮食精贵,又要首先照顾军需,矿工们加班还减粮,摧残更加严重。
  最后的一根稻草,来自于农事。
  去年辽国大旱,今年开春以来,辽东却又淫雨不绝,王经移文枢密院,要求大规模调发辽河两岸壮丁,维护堤防,保住粮食基地的正常运转。
  官府催促紧迫,民间苦不堪言。
  因为役丁缺乏,官府只得再次伸手到了去年已经完成了艰苦役务,将粮食送往倒塌岭,帮辽人扛过第一波鞑靼攻势的渤海人身上。
  如今任何国家,役务都是沉重的,一般承担过役务的人口,朝廷三年之内不能重复派役。
  就连以忍耐著称的大宋百姓,都能因此冲击王安石府邸,何况从来就没有平静过的渤海部。
  于是渤海人终于再次爆发了,辽阳头下军州奴隶首领古欲,率领“无赖”们,聚集起事。
  二月,壬辰,古欲带领十几个豪侠少年,在黑夜里翻墙进入留守府,诛杀了萧保先全家老幼,然后放火烧了留守府,并在东京城烧杀抢掠,使辽国东京立即陷入大乱当中。
  之后古欲携裹乱民,连接夺了辽阳军库、粮库,联络周围头下军州和渤海矿工,一时间聚集起三万多步骑,据地叛辽。
  辽阳是辽国的基业根本之地,耶律洪基大惊,命燕王耶律延禧、宰相王经、都统萧陶苏斡平叛。
  留守辽国本部的燕王耶律延禧调重兵围剿,前后两次进攻,皆被挫败,古欲声势更加浩大。
  辽阳也是王经的基本盘,渤海人造反,他也心痛得不行,上奏耶律延禧,要平息此乱,必须用到一个人——大公鼎。
  大这个姓氏非常特殊,是原渤海国王族。
  大公鼎幼年时庄重有志,长大后好学。辽道宗咸雍十年考中进士,曾先后担任过沈州观察判官、兴国节度副使、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
  大公鼎虽然出身渤海王族,但是对辽国忠心耿耿,且是辽朝少有的清官干员。
  接到任务,大公鼎上书,认为民力已尽,不能再催压,要求立即停止辽河水利工程,减省摇役,对被携裹参与暴乱的百姓,实施招诱,只诛首恶。
  火烧眉毛之下,耶律延禧和王经不得不从,加大公鼎东京户部使,命其安定东京。
  大公鼎单车入郡,向百姓晓以祸福,宣扬自己从燕王那里要到的宽厚政策。
  当时京中已然人人自危,大家都持械自保,甚至相互攻伐。
  听闻大公鼎到了,众人扔下军器,纷纷叩拜:“只要不欺压我们,我们怎敢不听明公的号令。”
  搞定东京城后,大公鼎又驱车出城,晓谕周边。
  沿途盗贼充斥,然而在路上遇到大公鼎后,都在马前叩头,请求改过自新。
  大公鼎发给他们凭证,让他们回家恢复旧业,其余盗贼听说,也是接踵而来。
  不到十天,大公鼎将境内的贼盗全肃清,只剩下古欲等最初起事的匪首和握有人命的顽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