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17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窃以承平日久,风俗恬嬉,以华丽相高,而法禁纵弛,至於闾阎下贱,莫不僭踰,以逞私欲。
  商贾贩易,获利日厚,则彼方采取,其数日增,最为残物害人、浮侈踰僭之甚者。
  独无其法,何以示民?
  愿降明诏,禁广南东、西路人户采珠,官私不得收买,海南诸蕃贩真珠至诸路市舶司者,抽解一二分入官外,其余卖与民间。
  欲乞如国初之制,复行禁榷珠,其抽解之外,尽数中卖入官,以备乘舆宫掖之用。
  申行法禁,命妇、品官、大姓、良家许依旧制装饰者,令欲官买,杂户不得服用。
  以广好生之德,而使民知贵贱之别,莫敢踰僭。
  及民间服用诸般金饰之物,浮侈尤甚,而条贯止禁销金。
  其镂金、贴金之类,皆是糜坏至宝,僭拟宫掖,往年条禁甚多,亦乞修立如销金之法。”
  赵煦对此不以为然,下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敬人之意,在内不在表。立法之根,在情不在禁。
  如德行不称,而称金配玉,此饰丑而夸,非所可羡,实堪笑也。
  今人不笑之,其实教化不及之故。
  可着令:州县捐施中学者,许佩珠玉;捐施小学者,许佩金银。庶几使富有可尚,贱有可高,相以崇德兴学为美,其后方可饰也。
  仁有所施,财有所匹,朕奖之华丽,不亦宜哉?”
  此诏一出,再次让群臣亮瞎了眼睛。
  赵煦的着眼点比李之纯远远高出好几个档次,而且富有可操作性。
  诏书里并没有禁绝富人炫耀财富,但是对他们指明了炫富的方法,提出了道德要求。
  炫耀财富之前,你先要表现出自己的品行道德,必须能够匹配得上你拥有的财富,否则就是“炫丑”,而不是“夸耀”。
  没有收获名声之前,你好意思穿金戴银?
  如果你有德行名声,那么穿金戴银,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才是真正的引导风俗民情。
  教化比禁奢侈重要,而且禁是不靠谱的。
  还不如同意大家奢侈,但是必须以建设教化之所为交换,然后朝廷再以“许奢侈”作为奖励。
  现在大宋的有钱人越来越多,皇家对他们的消费需求做出了让步,只是要求他们“仁有所施,财匹其德”,可谓一片良苦用心。
  佩珠玉穿金银不是不可以,请捐建个学校先。
  王晦看到奏章,不禁对苏油摇头感慨:“这才是因势利导,英睿之君啊……”
  苏油也表示赞同:“陛下自幼聪明,如今渐渐展露明君之相,都是太皇太后多年垂育之功。”
  王晦对此倒是不怎么觉得,他觉得小皇帝的脾性都是苏油带出来的:“朝中不少劝陛下亲政的,都是贪图首建之功,实在是小瞧了陛下的宏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