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1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耶律托卜嘉乃耶律仁先之子,死事孤城,临难前还不忘上表详述鞑靼军制变化,要耶律洪基做好充分准备,其情忠烈可感,赠侍中,谥贞悯。
  西圉不宁,北院枢密使阿苏奏曰:“边隅重大,可择重臣镇抚。”
  耶律洪基问道:“萧托辉如何?”
  阿苏赶紧说道:“诚如圣旨。”
  萧托辉是辽朝章惇一般的人物,“性负气,怒则须髯辄张,每有大议,必毅然决之,虽辽主有难色,未尝遽已,见权贵无少屈。”
  耶律洪基拿着这人也常常头大,而阿苏因萧托辉尝言其短,深衔之。
  萧托辉的确是能臣,但是专长不在军事,之前执掌群牧司,牧马蕃息,使辽国军马“多至百有余万”。
  之后和李庸建造辽阳水利工程,后又单独主建了长春洲水利大工程,让辽国年增五百万石。
  还在灾年用粮食讹诈了周边部落二十万军马,极大削弱了周边蕃部,积功升到了权知东京留守,契丹行宫都部署。
  今春洪灾,又是萧托辉组织修整了水利工程,抢种粮食的大事儿,虽然是王经掌总,但实务却是他在主抓。
  辽国西南如今就是一烫手的山芋,白鞑和准布兵强马壮虎视眈眈,随时都要发动新的攻势。
  阿苏打蛇随棍上,根本就不是为国举才,而是企图陷害。
  耶律洪基不管,遂以萧托辉为西南面招讨使。
  现在辽国的局面,就是耶律洪基负责西北,皇弟与萧托辉负责西南,耶律延禧负责腹心和东部,王经负责后勤。
  除了各地驻防兵马,耶律洪基西北有精锐十五万,萧托辉方面有契丹军和附从军二十万,耶律延禧负责契丹传统由皇后统领的契丹本部属珊军与附从部落军三十万。
  耶律延禧本人的军事才能只算一般,多托付潜邸里扶保他的侍卫萧兀纳,以及元妃的弟弟,大舅子萧奉先。
  不过他托付的这俩,除了忠诚,能力其实也不咋地。
  辽国如今有点艰难,幸亏年成还不错,如今所有人的希望,就是熬过这一波,等待九月的丰收。
  辽国艰难,但大宋也有自己的麻烦,太后抱恙,也不是什么没事儿找事儿的时候。
  而且天时不利,七月,整个黄淮、江淮流域,连续大雨,河水暴溢。
  八月,辛酉,太皇太后不豫,帝不视事。
  壬戌,遣使按视京东、西、河南、北、淮南诸路水灾。
  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诞生
  苏油也不是神仙,哪怕再怎么重视水利,遇到这样的情形也不可能阻挡得住灾害的发生。
  而且这次水灾发生在稻麦即将成熟之际,那就更惨了。
  大宋朝廷的重心,全部转移到抗击灾害上来。
  所幸的是这几处现在都是大宋比较富裕的地方,物资充沛,苏油手里已经有了几十列机动船队。
  加上威望素著,组织得力,一声令下,辖内折冲司、新军、州县衙役,工矿工人,当季役夫,甚至各地学校师生,全部投入到抗洪抢险,抢收作物、转移灾民、调运物资、医疗救治中来。
  洪水肆虐了半个多月方才退去,数字统计上来,大宋受灾农田面积高达三十多万顷,秋粮将减收一千多万石。
  苏油上章,要求各受灾地区紧急抢种马铃薯,八月末种下,十一月前还来得及一季收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