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17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乎上闻,以疏壅塞之弊。
  不言而化成,不威而心服。自三代汉唐,一人而已。
  哀恫邦国,临朝悯然,未知攸济。
  惟绍神考之遗志,述宣仁之厚风。将率德以自广,必致公以尽诚。
  以闻。”
  这道诏书,是赵煦正式向天下公布自己的政治纲领,他将要继承神宗的遗志,昭述太皇太后的仁德,领导这个国家。
  诏书给与了高滔滔极高的评价,并且将的“元祐之治”,定性为了对神宗“元丰之政”的良好过度与继承,而他也将继续继承父亲和祖母的政治理念,和他们保持一致。
  是为“绍述之政”!
  诏书下达之后,“群情于是获安,神器以之增重”。
  保守派们对于新朝政治反复的担忧,终于免去了几分,朝廷一边商议高滔滔的死后哀荣,一边将重心调整到政务上来。
  今年秋收,大部分地方还是丰熟的,还有江南淮南的抢种,不能因太皇太后的逝世而停止。
  苏油接到诏书不由得叹息,国丧当前,对辽的攻略,怕是又得调整节奏了。
  不过他早已在准备,这个也不是大问题。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宋辽两国国力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在这个趋势和前提下,机会有的是。
  内政不清,而谋外国,这是因小失大,取死之道。
  于是行文四路,自说今明两年是四路恢复之年,务求安静。
  宋国力求安静,辽国却又开始热闹了。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亲政
  秋高草长,塞马肥捷,正是攻战的好时候。
  元佑八年十月,壬子,辽遣使籍诸路,命乌库节度使耶律慎嘉率兵援倒塌岭。
  甲寅,辽主驻藕丝淀,乙卯,命以马三千给乌库部。
  辽国的秋粮下来之后,耶律洪基总算是缓过来了一口气,大军开始在金山北路集结,准备与阻卜进行决战。
  不过王经上奏,因为秋收耗用了大量人力,导致铁厂备料再次严重不足,恳请将铁厂落地时间展延半年。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按照辽国现在这般尿性,大铁厂真要建好,只怕烧不了两个月就得停炉。
  不过苏油却不答应,拿出宋辽协议,要求辽国依照合同执行。
  延期可以,请辽国支付大宋每日百分之一的“违约金”。
  这尼玛简直是个巨坑,王经拿到苏油发来的信件不禁如遭雷击——协议里边,啥时候有对我大辽如此不利的内容了?!
  让手下取出两国协议原本检查,果然,上边写得明明白白——如果双方中的某一方,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导致拖延,使工厂不能按时建成开工的话,那么过错的一方将支付给另一方每日百分之一的“违约金”。
  一天就是三万五千贯,真要拖上半年,大宋不但啥都不用给辽国,辽国还反过来倒欠大宋二百八十万贯!
  王经不禁勃然大怒,将负责具体谈判事宜的官员抓起来拷打——老实交代,为什么当时会有这样的条款?为什么要卖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