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19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时将修订的意图明确传达群臣,如果遇到有争议之处,“尽采之,留示后人”。
  不做选择就没有针对,皇帝依旧秉持公正,矛盾依旧在朝臣之间。
  而且赵煦满足了双方喉舌表达的诉求,将“你死我活的斗争”转化为“并列展示任后人评说”,且要求论据必须充分详实可证,谁都不能胡说乱说,更不能借故攀扯打击,这些都是要记录的。
  反正《神宗实录》的本质并不是修正史,而是要通过此次参补,赋予神宗更多的“人性”。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卖惨”。
  而且不是假装出来的惨,因为那一段前期历史,大宋是真惨。
  看看那段时间的惨,再对比如今的昌盛,更能衬托出以赵顼为领袖的那代人的伟大,会更加珍惜现在的日子。
  这个弯弯绕相当的精妙,更是改革派和保守派双方都愿意接受的结果。
  而且与“和稀泥”还不一样,因为赵小童鞋有自己的明确立场,且是无可挑剔的,更加高明的立场。
  除此之外,求同存异,大家还得继续在妥协中拉扯着过。
  但是这个口子既然打开,就得好好控制。
  比如有御史就借此机会,旁敲侧击地非议苏颂和苏油。
  认为两人在高滔滔临制期间,态度暧昧,从不提还政之议,是为了贪图太皇太后对苏家的宠信,是不把小皇帝看在眼里。
  这种时候赵煦就要出手了:
  “方年幼时,诸臣纷更,颂常曰:‘待君长成,谁任其咎邪?’
  每大臣奏事,但取决于宣仁,朕有言,或无对者。
  惟颂奏宣仁,必再禀朕,有宣谕,必告诸臣以听朕语。
  开陈排击,尽出公议,朕皆记之。
  司徒奉召如京,首见首语,即为侧坐之议。
  章奏每以圣慈称宣仁、以陛下称朕。题头并列,非指一人。
  每以光献事谏朕祖孙,在朝在外,常言两宫一体,相爱共荣。
  敦言厚诫,发粹感诚。
  此皆有案实。
  如二公者,深知君臣之义,非汝辈可轻议也。”
  蔡京还不大相信,利用职务之便,偷偷翻阅了苏油在高滔滔临制之后的奏章。
  果然,所有朝臣里边,只有苏油的奏章,是将圣慈二字和陛下二字,并列摆放!
  细节,决定成败!
  蔡京不禁捶胸顿足地懊恼——这么简单个事情,就能让陛下念情一辈子!
  可我老蔡当时,怎么就偏偏想不到呢?!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刘奉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