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村民们扮鬼吓敌,依然炸路这几天里,林刚这位码农也没闲着,完善了数据库以后就开发了工分app。
  这工分app就跟那某付宝,某信通一样,可以刷工分,挣工分。
  比如说村委的人,治安大队的,当老师的,每月自动到账一百个工分。
  孤寡老人也每月有八十个工分。
  而熬夜加班,立下功劳的,也都能奖励工分。
  除此之外,可以用自己家粮食和产出换工分。
  虽然还是有各种纰漏,但工分制度是已经建立了起来。
  甭管以后怎么着吧,起码现在这个小村子是摆脱危机,能够运转得开了。
  司村长又愁起了另一件事。
  盐的问题。
  各家各户,多少都有些囤积。
  但再囤,这个快消品用得很快。
  据村民们反映,自家的盐最多还能吃两个月。
  老石家的杂货铺里有一箱子盐,经过大伙的劝说,老石贡献出大部分换成了工分,但即使把这些盐算上,整个村子也最多坚持四个月。
  一两个月不吃盐不会死,但会严重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啊!
  司娓娓琢磨来琢磨去,把主意打到了东边的大湖上。
  第37章 湖中大鱼
  众所周知,盐就是几种: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
  朝圩村地处内陆,海盐就别想了。
  井盐和矿盐的话,也从来没听说附近哪有,现在地貌发生了大变化,但要勘探地形,去外界的路又被村民们亲手炸断。
  因此只能从湖盐上想办法。
  那个悬崖下的大湖不知道是淡水还是咸水。
  如果是咸水的话,起码村里吃盐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而且西边通路被彻底封死,那东边这个大湖的作用可就大了。
  也许从这个湖上,能寻出一条水路通向外界,如果是水路的话,以朝圩村的地形,本村人想出去容易,外人想进来,却比登天还难。
  如此这个全是老幼病残的村子才能得以保全。
  司娓娓这个想法在例行村会上一说,立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现在不比从前了,从前村民们虽然也是窝在村里,可在家里能上抖音微信,能上淘宝买买买,隔十天半个月还能去城里逛商场,赶个集市啥的,外头的新鲜水果稀罕蔬菜也能捎带着弄回来。
  现在这半个月过去了,蔬菜只有自家种的那些,水果只有草莓和存下来的几样耐放的,虽然有了村网,但一百个人的网络,肯定跟几亿人的网络没法比……
  所以一听能去村东头探险,都特别的积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