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节(2 / 4)
  “爷可没有!”八爷连忙摆手,给她使眼神,示意孩子们还在呢!
但池小河就是故意闹着玩的。她不想看到八爷刚刚有些伤感的神情。既然是出来养身子嘛,那当然要保持心情愉快了!心情好才能身体好嘛!所以她一脸疑惑的看着八爷道:“爷冲臣妾眨眼睛做什么?”
“嘻嘻!”弘曦在一旁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弘旺忍的辛苦,把头扭向了一边。雅尔哈则是捂着小嘴,但眼里满是笑意。
八爷这会才醒过神来,看着池小河无奈又宠溺的笑道:“你呀!”
池小河眨巴了下眼睛,搂住了八爷的胳膊,笑道:“爷就说臣妾说的有没有道理!咱们一家子和和睦睦,开开心心的,还不是让别人羡慕!”
“嗯,福晋说的有道理。”八爷笑着点头。妻贤子孝也是福气。虽说他从小在宫里吃了不少苦头,可自从娶了小福晋,这日子也是过得很不错了。
八爷这边一家子快快活活的往庄子上度假去了,朝堂上却热闹了起来。
这日正好大朝,康熙主动提起了举荐太子人选的事。
“这几日,朕这里压了不少折子,举荐的还真不少。”康熙说着扫了一眼站在下面的大臣。但大家都微微低着头,并看不清脸上的神情,“朕看了看,人选也不少。看来朕的儿子们都很优秀!”
第857章 当朝讨论
朝堂里上过折子的这会都是提着心听康熙说话。总觉得这个开场有种不那么妙的感觉。
“从大阿哥到九阿哥,个个都有人举荐。朕还是很欣慰的。”康熙又道。可惜没人听出来这口吻哪里欣慰了。
对于这些皇子们背后的支持着,大家心里多少都有数。但听闻从直郡王到九爷,个个都有人举荐,还是会觉得诧异!
还有人举荐五爷、七爷和九爷?
五爷和七爷那是肯定没戏的,举荐九爷那人怕不是想举荐八爷吧?九爷还是个光头阿哥,又没有什么功劳,怎么当太子?
若要说举荐九爷,那还不如举荐十爷呢!好歹额娘是温嬉贵妃,这两年办差也能说出几件事来。
康熙打量着下面朝臣和几个儿子的神色,又道:“朕看了你们的折子,到都写的有理有据,让朕一时间也不好选。今日大家都在,就一块儿来说说吧!”
拿到朝堂上讨论并不稀奇,但当着这些皇子们的面就莫名有些尴尬。这时已经有人发现,今日八爷没有来早朝。
怎么偏偏八爷不在的时候就讨论立太子的事?这不由让人多想。
四爷、九爷和十爷是知道八爷静养去了,但直郡王,三爷、五爷、七爷这几个是不知道的。他们下意识的看向了原本八爷该站的地方。
“上折子不都挺会说么?这会怎么不吭声了?”康熙又扫了众人一眼,道:“还要朕给你们起个头?”
上次举荐太子这事就是张廷玉起的头,这会大家的目光不由都看向他,指望着这位内阁大臣再给大家抛砖引玉。谁知张廷玉站在那八风不动,稳如泰山。
没有人知道,张廷玉压根没上举荐折子。因为他早已在御前就已经回答过康熙的提问了。
终究还是有人当出头鸟的。是工部侍郎,他上折举荐的是三爷。
好几个人都颇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那个工部侍郎。毕竟平日里这人并不算起眼,也没人知道他和三爷有什么关系。
而三爷也没想到他的人会第一个开口,心里后悔自己没有早做交代。那日在府里同三福晋吵过一架后,他就已经有些后悔让人上折举荐了。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会就是再后悔,也得硬着头皮听着。
那个工部侍郎口才竟还不错,列举了好几条三爷为何能当太子的理由。
康熙也没有为难他,听完后就问其他人的意见。 ↑返回顶部↑
但池小河就是故意闹着玩的。她不想看到八爷刚刚有些伤感的神情。既然是出来养身子嘛,那当然要保持心情愉快了!心情好才能身体好嘛!所以她一脸疑惑的看着八爷道:“爷冲臣妾眨眼睛做什么?”
“嘻嘻!”弘曦在一旁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弘旺忍的辛苦,把头扭向了一边。雅尔哈则是捂着小嘴,但眼里满是笑意。
八爷这会才醒过神来,看着池小河无奈又宠溺的笑道:“你呀!”
池小河眨巴了下眼睛,搂住了八爷的胳膊,笑道:“爷就说臣妾说的有没有道理!咱们一家子和和睦睦,开开心心的,还不是让别人羡慕!”
“嗯,福晋说的有道理。”八爷笑着点头。妻贤子孝也是福气。虽说他从小在宫里吃了不少苦头,可自从娶了小福晋,这日子也是过得很不错了。
八爷这边一家子快快活活的往庄子上度假去了,朝堂上却热闹了起来。
这日正好大朝,康熙主动提起了举荐太子人选的事。
“这几日,朕这里压了不少折子,举荐的还真不少。”康熙说着扫了一眼站在下面的大臣。但大家都微微低着头,并看不清脸上的神情,“朕看了看,人选也不少。看来朕的儿子们都很优秀!”
第857章 当朝讨论
朝堂里上过折子的这会都是提着心听康熙说话。总觉得这个开场有种不那么妙的感觉。
“从大阿哥到九阿哥,个个都有人举荐。朕还是很欣慰的。”康熙又道。可惜没人听出来这口吻哪里欣慰了。
对于这些皇子们背后的支持着,大家心里多少都有数。但听闻从直郡王到九爷,个个都有人举荐,还是会觉得诧异!
还有人举荐五爷、七爷和九爷?
五爷和七爷那是肯定没戏的,举荐九爷那人怕不是想举荐八爷吧?九爷还是个光头阿哥,又没有什么功劳,怎么当太子?
若要说举荐九爷,那还不如举荐十爷呢!好歹额娘是温嬉贵妃,这两年办差也能说出几件事来。
康熙打量着下面朝臣和几个儿子的神色,又道:“朕看了你们的折子,到都写的有理有据,让朕一时间也不好选。今日大家都在,就一块儿来说说吧!”
拿到朝堂上讨论并不稀奇,但当着这些皇子们的面就莫名有些尴尬。这时已经有人发现,今日八爷没有来早朝。
怎么偏偏八爷不在的时候就讨论立太子的事?这不由让人多想。
四爷、九爷和十爷是知道八爷静养去了,但直郡王,三爷、五爷、七爷这几个是不知道的。他们下意识的看向了原本八爷该站的地方。
“上折子不都挺会说么?这会怎么不吭声了?”康熙又扫了众人一眼,道:“还要朕给你们起个头?”
上次举荐太子这事就是张廷玉起的头,这会大家的目光不由都看向他,指望着这位内阁大臣再给大家抛砖引玉。谁知张廷玉站在那八风不动,稳如泰山。
没有人知道,张廷玉压根没上举荐折子。因为他早已在御前就已经回答过康熙的提问了。
终究还是有人当出头鸟的。是工部侍郎,他上折举荐的是三爷。
好几个人都颇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那个工部侍郎。毕竟平日里这人并不算起眼,也没人知道他和三爷有什么关系。
而三爷也没想到他的人会第一个开口,心里后悔自己没有早做交代。那日在府里同三福晋吵过一架后,他就已经有些后悔让人上折举荐了。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会就是再后悔,也得硬着头皮听着。
那个工部侍郎口才竟还不错,列举了好几条三爷为何能当太子的理由。
康熙也没有为难他,听完后就问其他人的意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