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百倍偿还(3 / 5)
“无妨。”挥手示意婢女退下,楚千凝并没有因为被唐突而向李儒发难,反而神色淡淡道,“究竟为何闹了起来?”
“启禀世子妃,此人便是拿假珠子来典当东西之人。”
见楚千凝问起,掌柜的便立刻回道。
他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也是有意让百姓们都听听,免得以为他们仗势欺人。
果然,听完掌柜的话之后众人便对李儒指指点点,言辞不善。
李儒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要反驳,可一瞧见楚千凝那张脸,他便将一切都忘干净了,只恨不得溺死在她清幽的眼波中才好。
直到王府的侍卫亮出了腰间的佩刀,他这才恍然回神,胆颤的擦了擦额上的冷汗。
“世子妃明察,那珠子乃是草民祖传之物,怎么可能会是假的呢!”李儒低下头去辩解道,不敢再看向楚千凝。
“哦?祖传之物?”
“正是。”他状似哀伤的叹道,“若非走投无路,草民也不会将它典当。”
“因何走投无路?”
“草民乃一贫寒书生,近年来四处求学以求考取功名报效朝廷,家资败光,家徒四壁,这才狠心典当了祖父留下的传家之宝,本想日后再赎回来,怎知就被砸了呢。”
说起这件事儿,李儒便好似满腹委屈。
话至此处,众人的议论声变的越来越小,一改方才的群情激昂。
察觉到周围人态度上的变化,李儒趁热打铁,“昨日将那珠子典当之后,草民回去左思右想都觉得愧对李家列祖列宗,是以今晨便匆忙赶来想要把那珠子赎回去,可谁知……”
他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楚千凝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按照当铺的规矩,不慎遗失或是毁坏的客人典当的东西,除非客人逾期未赎,否则当铺是要十倍百倍赔偿的。
不巧的是,李儒这颗珠子就要付以百倍偿还。
掌柜的也想到了这一点,脸色不禁变的十分难看,“你这根本就是在讹诈,那珠子是假的,压根儿不值那么多银子。”
“那我不管,昨日你们那老师傅已将银子给我了,今儿你们又说不值,岂非自打嘴巴?”
“这……”
“再则,如今珠子被毁,自是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忽然想到什么,他“扑通”一下跪倒在楚千凝脚边,状似恭敬谦卑,可说出的话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做生意要讲信誉,世子妃不可仗着王府的势力就欺压平民百姓啊。”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相较于楚千凝这种高高在上的皇室中人,他们自然会更加同情李儒这种和他们一样的贫苦百姓。
于是,“风向”忽然就变了。
许多人都开始对广陵王府议论纷纷,大多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
见状,掌柜等人瞬间就慌了,再想起昨日楚千凝命他们砸毁那颗珠子的行为,不禁在心底抱怨她的自作聪明。
倘或那珠子尚在,倒是还能证明是假的。如今“死无对证”,怕是只能由得李儒胡言乱语。
任由李儒演够了戏,看热闹的百姓也议论完了,声音渐歇,楚千凝方才淡声问道,“你来此是为了赎回那颗珠子?” ↑返回顶部↑
“启禀世子妃,此人便是拿假珠子来典当东西之人。”
见楚千凝问起,掌柜的便立刻回道。
他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也是有意让百姓们都听听,免得以为他们仗势欺人。
果然,听完掌柜的话之后众人便对李儒指指点点,言辞不善。
李儒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要反驳,可一瞧见楚千凝那张脸,他便将一切都忘干净了,只恨不得溺死在她清幽的眼波中才好。
直到王府的侍卫亮出了腰间的佩刀,他这才恍然回神,胆颤的擦了擦额上的冷汗。
“世子妃明察,那珠子乃是草民祖传之物,怎么可能会是假的呢!”李儒低下头去辩解道,不敢再看向楚千凝。
“哦?祖传之物?”
“正是。”他状似哀伤的叹道,“若非走投无路,草民也不会将它典当。”
“因何走投无路?”
“草民乃一贫寒书生,近年来四处求学以求考取功名报效朝廷,家资败光,家徒四壁,这才狠心典当了祖父留下的传家之宝,本想日后再赎回来,怎知就被砸了呢。”
说起这件事儿,李儒便好似满腹委屈。
话至此处,众人的议论声变的越来越小,一改方才的群情激昂。
察觉到周围人态度上的变化,李儒趁热打铁,“昨日将那珠子典当之后,草民回去左思右想都觉得愧对李家列祖列宗,是以今晨便匆忙赶来想要把那珠子赎回去,可谁知……”
他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楚千凝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按照当铺的规矩,不慎遗失或是毁坏的客人典当的东西,除非客人逾期未赎,否则当铺是要十倍百倍赔偿的。
不巧的是,李儒这颗珠子就要付以百倍偿还。
掌柜的也想到了这一点,脸色不禁变的十分难看,“你这根本就是在讹诈,那珠子是假的,压根儿不值那么多银子。”
“那我不管,昨日你们那老师傅已将银子给我了,今儿你们又说不值,岂非自打嘴巴?”
“这……”
“再则,如今珠子被毁,自是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忽然想到什么,他“扑通”一下跪倒在楚千凝脚边,状似恭敬谦卑,可说出的话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做生意要讲信誉,世子妃不可仗着王府的势力就欺压平民百姓啊。”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相较于楚千凝这种高高在上的皇室中人,他们自然会更加同情李儒这种和他们一样的贫苦百姓。
于是,“风向”忽然就变了。
许多人都开始对广陵王府议论纷纷,大多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
见状,掌柜等人瞬间就慌了,再想起昨日楚千凝命他们砸毁那颗珠子的行为,不禁在心底抱怨她的自作聪明。
倘或那珠子尚在,倒是还能证明是假的。如今“死无对证”,怕是只能由得李儒胡言乱语。
任由李儒演够了戏,看热闹的百姓也议论完了,声音渐歇,楚千凝方才淡声问道,“你来此是为了赎回那颗珠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