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要我当地主gl_103(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这一切也只不过是宋玉延的猜想。
  她问唐浩根:“你希望可以提醒新知州,但是又担心你的身份无法接近他?”
  唐浩根点头。宋玉延道:“我倒是有个法子,不过不一定奏效。”
  唐浩根来了精神,也顾不得喝酒了,问:“什么法子?你快些告诉我。”
  “你说过,明府之所以想送这些留青竹刻给新知州,那是因为新知州是个喜好文雅之物的人,所以……”宋玉延在唐浩根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唐浩根眼前一亮,旋即又拧起眉毛:“可是这会不会给你惹来什么麻烦?”
  宋玉延道:“若那知州是个能听劝的,我自然不会有什么麻烦,即便他不听劝,我一个刻竹子的,又能有什么事呢?”
  宋玉延虽然不像唐浩根那样忧国忧民,不过她也做不到无动于衷,即使知道机会渺茫,成功的概率也很低,可她还是想尽她所能。再者,若能有效避免那场混乱,也能降低她受到牵连的几率。
  唐浩根犹豫了片刻,才道:“那好,就按你说的办!”
  俩人谈完事情,也已经很晚了,唐浩根心里的烦闷情绪一扫而空,甚至对未来也有了些许期待,故而回家的步伐都是轻盈的。
  唐枝见了,惊诧兄长这回身上居然没多少酒气。她琢磨了一下,觉得大概是兄长找宋玉延喝酒,结果总是他在喝,而对面的人却只喝茶,于是兄长觉得索然无味,干脆也不喝酒了……
  这么一想,她心里也高兴了几分,认为总是让宋玉延少沾酒是对的,于是翌日她便拿了家里的半斤茶给宋玉延。
  夜晚喝太多茶导致睡不着的宋玉延:“……”
  ____
  翌日,唐浩根去了衙门,那庞县令特意来问他:“阿根,这都过去两个月了,那位叫录方的艺人刻好了竹刻了吗?”
  唐浩根忙不迭地拿出镇纸和臂搁,道:“昨日刚刚刻好的,我一拿到手就带过来了。”
  庞县令拿起这两件留青竹刻打量,虽然他不是很精通这些风雅之物,可他见了这样别出心裁的留青竹刻,也会生出昧下的念头来。
  不过他更清楚顶头上司的喜好,为了能让自己在新上司手底下干活,少受些罪,这套文房用具,他是必然要送出手的。
  好在,唐浩根懂事,没要他的钱。
  庞县令拿到了留青竹刻后并没有立刻给新知州刘绰送去,而是一直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
  终于有一日,刘绰要到慈溪县考察,庞县令跟着他往乡下跑了大半天,晌午的时候稍备了些简单的菜肴招待刘绰。
  刘绰见菜式简单,也是十分满意,饭后便与庞县令聊了许多。
  聊到一半,庞县令觉得气氛正好,便拿出那套留青竹刻文房用具来,道:
  “下官前些日子得了这些有留青竹刻的文房用具,正想找人一同探讨这其中的雅致之处,可惜身边都是些不通风雅的胥吏。下官听闻刘知州擅诗文书画,所以今日特意拿出来……还请刘知州赏脸指教。”
  庞县令虽然怀着送礼的心思,但是并不敢明说,故而先以“一同欣赏”为名,试探能否勾起刘绰的兴趣。若刘绰当真喜爱,他也好名正言顺地将礼物送出去,而不至于让刘绰察觉他是在送礼。
  不过即使察觉了也无妨,反正刘绰也不会因此而斥责他。
  文人之间往往得到了什么有趣的物件,又或是得到了什么书籍,往往也会以一同探讨为由,邀请朋友相聚。故而庞县令的做法并没有让刘绰感到违和,他甚至还真的挺好奇地接过笔筒,与庞县令交流了起来:
  “我听说过留青雕,不过它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庞县令笑道:“下官也见过不少留青雕,这寻常匠人雕刻的确实没什么出彩之处,不过这位叫‘录方’的艺人可不一般……”
  要说“匠人”与“手工艺人”的区别,其实也不大,不过“匠人”侧重于“技”,“艺人”侧重于“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