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593节(2 / 4)
凶杀盗窃之案几乎在泰山郡内绝迹,治安比之汉庭统治期间好之又好。
这一次汪振领兵殿后,拼死为他们掩护,给他们赢得了求生的时间。
太史慈凝望着远方的港口,一时间竟然有些羡慕。
远在天涯,却被人所牵挂。
远隔重山,但是仍旧翻山越岭,跨海跃洋。
太史慈抬起头,望向更远的地方。
海平线上,还有不少悬挂着土黄色旌旗的海船在缓缓驶来。
那一条有一条镀金的海船,在原本空旷的海面之上,组成了一条归路。
一条可以带人返回那“黄天乐土”的归路。
太史慈此前一直不明白一件事。
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当初四州百万黄巾复起,那些一辈子都没有远离过故土的乡民愿意背井离乡,离开祖祖辈辈所生活着的土地,甘愿冒着生命危险,踏上那充满了位置的西迁之路。
数千里的长征,疫病、饥饿、困顿、刀兵、贼匪,在道路之上有无数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去。
留在四州其实并非是必死的局面,艰难一点,其实也可以活下去……
不过这件曾经他不明白的事情,现如今他已经想明白了。
太史慈现在毫不怀疑那些太平道符祝口中的黄天之世是否存在,他感觉,现如今太平道治下的领土,或许比其现在歌舞升平的辽东郡更为安全,也更为繁荣。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太史慈凝望着远方的海船,不由喃喃的重复了他曾经听闻过的一句言语。
太史慈突然有一种冲动。
他想要抛下营州刺史这个职位,想要放弃现在的地位和财富。
他想要亲自去一趟并州,亲眼看一下并州是否如同传言之中那般,配得上被称为“黄天乐土”……
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玺?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袁绍坐在首座之上,把玩着手中的虎符,面色阴晴不定。
这句话是此前沮授给与他的谏言,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借助大义的名分,可以堂而皇之的割据一方,进而攻伐天下。
董卓乱京,群雄并起,让袁绍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绝好的机会。
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 ↑返回顶部↑
这一次汪振领兵殿后,拼死为他们掩护,给他们赢得了求生的时间。
太史慈凝望着远方的港口,一时间竟然有些羡慕。
远在天涯,却被人所牵挂。
远隔重山,但是仍旧翻山越岭,跨海跃洋。
太史慈抬起头,望向更远的地方。
海平线上,还有不少悬挂着土黄色旌旗的海船在缓缓驶来。
那一条有一条镀金的海船,在原本空旷的海面之上,组成了一条归路。
一条可以带人返回那“黄天乐土”的归路。
太史慈此前一直不明白一件事。
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当初四州百万黄巾复起,那些一辈子都没有远离过故土的乡民愿意背井离乡,离开祖祖辈辈所生活着的土地,甘愿冒着生命危险,踏上那充满了位置的西迁之路。
数千里的长征,疫病、饥饿、困顿、刀兵、贼匪,在道路之上有无数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去。
留在四州其实并非是必死的局面,艰难一点,其实也可以活下去……
不过这件曾经他不明白的事情,现如今他已经想明白了。
太史慈现在毫不怀疑那些太平道符祝口中的黄天之世是否存在,他感觉,现如今太平道治下的领土,或许比其现在歌舞升平的辽东郡更为安全,也更为繁荣。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太史慈凝望着远方的海船,不由喃喃的重复了他曾经听闻过的一句言语。
太史慈突然有一种冲动。
他想要抛下营州刺史这个职位,想要放弃现在的地位和财富。
他想要亲自去一趟并州,亲眼看一下并州是否如同传言之中那般,配得上被称为“黄天乐土”……
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玺?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袁绍坐在首座之上,把玩着手中的虎符,面色阴晴不定。
这句话是此前沮授给与他的谏言,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借助大义的名分,可以堂而皇之的割据一方,进而攻伐天下。
董卓乱京,群雄并起,让袁绍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绝好的机会。
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