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60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军各地的储备的粮草,如果发生了灾荒,是否可以在保障军队所需之时兼顾普通的百姓?”
  贾诩有些疑惑为什么许安在这个时候突然问出这个问题,大帐之中一众军将都在等待着许安主持军议。
  张鲁选择归降,汉中也归于太平道治下。
  现在他们正准备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贾诩眼神微动,他此前就听过许安有未卜先知之能。
  但是在贾诩看来,这不过是根据掌握的情报,做出精确的推断,从而让人感觉其有未卜先知之能。
  “如今粮草储备,供给大军南征勉强够用,并州富足,有不少的余粮,但是关中新定,若是遭遇灾荒,恐怕……”
  贾诩眉头微蹙,黄巾军施行了屯田制,确实使得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很多,各地的商业因为许安的鼓励也兴盛了不少。。
  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黄巾军连番的征战,消耗了大量的粮食,转运的途中损耗虽然有装货量更大的四轮马车在少了许多,但是仍旧是一笔巨大的消耗。
  再加上许安要求黄巾军作战的军卒饭食标准可以说是所有部曲之中最高的规格。
  现在黄巾军一线部曲军卒的饭食之中,都有着为数不少的肉脯,当然也少不了粟米。
  西部鲜卑、南匈奴、还有上谷乌桓的领地被纳入了太平道的版图之中后,黄巾军之中并不缺乏肉食和皮革,这样让凉、并两地的商业兴盛了许多。
  贾诩的脸色有些迟疑,他听出了许安言语之中的意思,许安似乎料定很快便会发生什么灾荒……
  谈起东汉末年到三国的那一百年之间的时光,除去那如云的将星和那些智计百出的谋臣之外,最让人深刻的,正是那频繁的天灾。
  许安双目微凝,凉州、并州就算遭受灾荒,还不算要紧,他记得东汉末年很多的灾荒都因为旱灾和蝗灾。
  在许安的记忆之中,旱灾没有波及到凉州地区,而凉州地区多为游牧,蝗灾自然也是无从说起。
  并州之地是黄巾军很早以前的根据之地,所有的基础设置也是最为完善,很多水井都是深井。
  就算是遭遇蝗灾,还有储存着为数不少的粮食。
  那些粮食被储藏在一些隐蔽的坞堡之中,当初并州新定,许安对于是否能久居并州其实并没有多少的信心,于是于各地修建了秘密的粮仓,后来这些粮仓便称为了储备仓的所在地。
  虽然后来太平道又在并州的其他地方修建了粮仓,但是那些隐藏的粮仓并没有被弃用。
  现在最大的问题,便是关中新定,大量的粮草毁于战火之中。
  董卓并没有给许安和太平道留下多少可用的东西。
  “传信给许攸,让他再募集一些民夫,在中州的一些重要枢纽之地修建粮仓,以备荒年。”
  许安再度呼出白气。
  现在的黄巾军需要一场大胜提高士气,需要一场大胜来恢复信心。
  而且最为重要的,这个时刻他不能停下脚步。
  现在南北两庭分庭抗礼,南庭面对着强盛的北庭,必然会想方设法获取更多的支持。
  而益州必定是其争取的重要地区。
  原本的时空的刘焉一直有着称帝的野心,初平二年(191年)时刘焉就曾经按照天子的规格造作乘舆车具千余辆,欲称帝。
  时任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指其图谋不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