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614节(3 / 4)
掌握着刀兵,掌握着军队,比什么底蕴,比什么知识,比什么所谓的影响都要重要。
底蕴这种东西,只有在安稳之时才能显现出来,只有在有足够的军兵支持之时才能显现出来。
袁绍有冀州豪强世家的支持,这使得他能够集结起大量的部曲,召集大量的人才,拥有足够的钱财来维持朝廷的运转,甚至于称帝建制。
而汉庭拥有豫、扬、徐、兖四州豪强世家的支持,这也使得汉庭能够集结数目众多的军队,同时应对数个方面的进攻,和同时发起在数个地方发动进攻。
这是底蕴的作用。
但是如今的益州豪强世家,很多就是被除去了爪牙的猛兽,面对着锋利的兵刃,他们毫无抵抗的能力,他们的底蕴,他们的积累在这个时刻毫无用处,只能作为东州兵的垫脚石。
初平四年(193年),五月二十八日。
这是成都之战爆发的第二十三天。
益州很快便要进入炎热的夏季。
而就在这一日。
庞异已经是领着这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抵达成都。
当他们抵达成都之时,成都之战的激烈程度也达到最大。
那两万余名被裹挟的青壮,成为了炮灰,只是将其分发了一些简陋的兵刃,连甲胄都没有分发,便被赶上了城墙之上,投入了成都这一巨大的绞肉机之中。
第六百九十二章 满山尽带黄金甲!
成都城郊,刀枪如林,漫山遍野尽是赤甲,无数甲士列阵而立。
一架又一架高台横立于成都城南的原野之上,赤裸着上身,紧握着双锤的力士站立于其上重重的敲击着面前的战鼓。
高台之上,高大的伞盖将整个高台几乎遮蔽。
战事持续了足有一月多的时间,现在已经是六月十日,这是成都之战爆发的第三十七日。
益州也逐渐进入了炎热的夏季,双方在经历了三十余日的鏖战都已经感到疲惫不堪。
但是益州军并没有退兵的打算,而且就在南方,还源源不断的有益州兵的军兵向北支援而来。
不仅仅只有刘焉才有援军,任宪也有援军。
南方的越巂郡、犍为郡属国也尽数被益州军攻取,这两郡为任宪又提供了大量的军兵。
随着成都之战的进行,刘焉露出了颓势,让一众益州军的豪强世家还有益州州内的郡兵看到了他的衰弱。
于是南方各郡本来安稳的局势逐渐的变得复杂了的起来,一些益州郡的豪强世家趁机起兵攻略郡县,然后向着任宪递交书信表示效忠,还有的是郡国之中的长官他们感觉刘焉大势已去,于是起兵投诚,献出了城邑。
益州南部风云变幻,一座城池甚至一天之内可以易手数次。
校尉李严也领着万余汉军进入了益州境内,经由巴郡的上庸,一路顺着官道前进,不过他们行军速度较慢,只抵达了巴郡的平都,距离巴郡的治所江州还有较长的距离。
益州地势险要,道路不便,李严麾下的部曲荆州兵和豫州兵混杂,对于有山林地带行军经验的荆州兵还好,但是一贯习惯了平坦地形的豫州兵却是难以适应益州这错综复杂的地形,更不用提那炎热的天气。
最为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是那令人不堪其扰的蚊虫。
扎营之时,尚且可以用特制的药水驱虫,但是行军之时,实在是难以阻挡蚊虫。
夏季又是蚊虫活动最为频繁的季节,李严对于这样的情况实在是没有多少办法,这一次委任他带兵进入益州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 ↑返回顶部↑
底蕴这种东西,只有在安稳之时才能显现出来,只有在有足够的军兵支持之时才能显现出来。
袁绍有冀州豪强世家的支持,这使得他能够集结起大量的部曲,召集大量的人才,拥有足够的钱财来维持朝廷的运转,甚至于称帝建制。
而汉庭拥有豫、扬、徐、兖四州豪强世家的支持,这也使得汉庭能够集结数目众多的军队,同时应对数个方面的进攻,和同时发起在数个地方发动进攻。
这是底蕴的作用。
但是如今的益州豪强世家,很多就是被除去了爪牙的猛兽,面对着锋利的兵刃,他们毫无抵抗的能力,他们的底蕴,他们的积累在这个时刻毫无用处,只能作为东州兵的垫脚石。
初平四年(193年),五月二十八日。
这是成都之战爆发的第二十三天。
益州很快便要进入炎热的夏季。
而就在这一日。
庞异已经是领着这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抵达成都。
当他们抵达成都之时,成都之战的激烈程度也达到最大。
那两万余名被裹挟的青壮,成为了炮灰,只是将其分发了一些简陋的兵刃,连甲胄都没有分发,便被赶上了城墙之上,投入了成都这一巨大的绞肉机之中。
第六百九十二章 满山尽带黄金甲!
成都城郊,刀枪如林,漫山遍野尽是赤甲,无数甲士列阵而立。
一架又一架高台横立于成都城南的原野之上,赤裸着上身,紧握着双锤的力士站立于其上重重的敲击着面前的战鼓。
高台之上,高大的伞盖将整个高台几乎遮蔽。
战事持续了足有一月多的时间,现在已经是六月十日,这是成都之战爆发的第三十七日。
益州也逐渐进入了炎热的夏季,双方在经历了三十余日的鏖战都已经感到疲惫不堪。
但是益州军并没有退兵的打算,而且就在南方,还源源不断的有益州兵的军兵向北支援而来。
不仅仅只有刘焉才有援军,任宪也有援军。
南方的越巂郡、犍为郡属国也尽数被益州军攻取,这两郡为任宪又提供了大量的军兵。
随着成都之战的进行,刘焉露出了颓势,让一众益州军的豪强世家还有益州州内的郡兵看到了他的衰弱。
于是南方各郡本来安稳的局势逐渐的变得复杂了的起来,一些益州郡的豪强世家趁机起兵攻略郡县,然后向着任宪递交书信表示效忠,还有的是郡国之中的长官他们感觉刘焉大势已去,于是起兵投诚,献出了城邑。
益州南部风云变幻,一座城池甚至一天之内可以易手数次。
校尉李严也领着万余汉军进入了益州境内,经由巴郡的上庸,一路顺着官道前进,不过他们行军速度较慢,只抵达了巴郡的平都,距离巴郡的治所江州还有较长的距离。
益州地势险要,道路不便,李严麾下的部曲荆州兵和豫州兵混杂,对于有山林地带行军经验的荆州兵还好,但是一贯习惯了平坦地形的豫州兵却是难以适应益州这错综复杂的地形,更不用提那炎热的天气。
最为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是那令人不堪其扰的蚊虫。
扎营之时,尚且可以用特制的药水驱虫,但是行军之时,实在是难以阻挡蚊虫。
夏季又是蚊虫活动最为频繁的季节,李严对于这样的情况实在是没有多少办法,这一次委任他带兵进入益州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