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68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开国的第一届的国考,许安准备亲自主持,几经考略之后,这才定下了最终国考的时间。
  国考虽然定在了春季,如今已经是到了三月,说是春季已到,但是长安城中仍然是北风凛冽,气温颇低,所以实际上御寒对于考生来说还是第一要务。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许安自然是不可能没有考虑到,早在郡生进京之后,许安便已经下令, 让京兆府的官员统计学生人数,每人发放一套御寒的衣物,并补贴了小部分的柴火钱。
  并专门圈定了地方,为考生腾了地方供考生休憩。
  天气一年比一年寒冷,冬季也正在慢慢的变长, 现在已入春季,但是气温仍然并不高,天空之上的太阳所放出的光芒并不能让人的身体暖合起来。
  今年的冬季对于寻常人家来说并不好度过,但是太平道辖内大部分的百姓却还是能够坚持。
  明国境内,欣欣向荣,中州接踵而至的灾荒皆是被压制了下来。
  大量的工程在中州动工,以工代赈,因为财政的问题,工薪虽然降低了不少,但是也还是使得赈济对象得到必要的收入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撑过这一年的冬天。
  中州之地在这一年之中,大量的水利设施被修建了起来,还有不少的仓库,学坊、工坊都被修建了起来。
  长安城工程虽然浩大,但是外城的城墙也已经打好了基础,城内的坊市也有很多已经建设完全。
  进入了冬季,也有鹰狼卫的缇骑还有各地的政府官吏都在进行走访,为的便是尽可能的保证这个冬天不至于有人挨饿受冻而死。
  这一次赴京参加的国考的郡生一共有三千余人,他们大多都是从并州而来,基本都是中平五年(188年)正式开始学习的学生,那个时候许安带领黄巾军入主并州,在各地开办民学,广募学生。
  如今已经是过去了七年的时间,这是第七年的春天,秋闱是郡试蒙生的考试,在去年已经举行,春闱则是郡生的考试,被推迟到了第二年。
  其中也有部分的学子和陈生一样,因为成绩优异提前考上了郡学,又有在郡学之中表现优异,跨级的学生,还加上那些出身于豪强世家之中的子弟,所以这一次参加国考的郡生也达到了三千余人。
  大部分的豪强世家都被打击消灭,但是还有一部分的豪强世家却是仍旧存在于如今的明国之中。
  其中一部分的是那些豪强世家作恶并不多,也接受了惩戒,更多的则是支持太平道的豪强世家。
  阎忠、贾诩、杨绩等人家族就是太平道的支持者,还有王异的本家北地王氏等等家族,早已经和太平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身为豪强世家,他们本身就有家学,所以比较多的人破格被提入了郡学之中,也参与了这次国考。
  许安自然是不可能将其排除在外,这种情况不一视同仁,必然会寒了阎忠等人的心,他们也为太平道的前进和发展流了不少的泪血。
  不是所有的豪强世家都是对立的,也没有要将所有的豪强世家全部推向对立面。
  虽然无论是攻取凉州,还是攻取益州都是靠着黄巾军强大的战斗力击溃了敌军的大部队。
  但是稳定凉州和益州,那些归附的豪强世家还是有着巨大的贡献。
  以北地王氏举例,虽然其目的不过是看中了利益,但是也不可否认,他们的投效使得太平道有了一个可以进攻凉州的契机,一个绝好的机会。
  最终许安带领黄巾军于高平川大破凉州联军,一锤定音,彻底瓦解了西凉军的军心。
  就算是阶级不同,但是只要目标一致,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同道。
  只有团结大多数人,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孟子》有云。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