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70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八天之后,兵出轵关陉之时,我要整个河内郡所有的魏军据点都被拔除,沿途的道路必须毫无威胁。”
  ……
  大明历二年195年,五月二十三日。
  河内郡,野王城上黄旗招展。
  这座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扬名的名城,如今却是再度变换了城头的旌旗。
  城东的官道之上,亦是布满了黄旗。
  官道之上,人头攒动,一名又一名,身穿着戎装,头戴着黄巾的军卒正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前方前进。
  十数架高大的投石车在其中鹤立鸡群,每一辆投石车,都由二十余匹专门用来拖拽的骡牵引着向前。
  这些骡马是许安专门下令培育的牲畜。
  骡作为役畜的出现,远晚于马和驴。
  中国虽然早春秋战国时代便已经骡的存在,但当时被视为珍贵动物,只供王公贵戚玩赏用。
  一直到至宋代都不多见,直到一直到了明代以后,骡的优点被发现,各项的技术也趋于成熟,才大量繁殖作为役畜。
  许安知道骡的作用,也知晓骡的优点。
  骡的体型较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能够吃苦耐劳,不像战马那么对于草料等要求的十分精细。
  骡的饲养管理大致与驴相同,骡一般从两岁起就可用于轻役。
  普通的骡驮载两百余斤的重物还可以可连续使役五天以上,每日行进可达七十余里左右。
  实际上,作为役畜,骡比起其他所有的动物都要更为合格。
  唯一的缺点,便是骡不能够繁育,只能依靠杂交。
  但是这对于现在的明国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占据了整个漠南,明国根本就不缺乏配重的驴马。
  培育骡的计划很早便已经实行,现在明国的内部有这大量的骡存在,最初这些骡都是用于军用,驮载物资,牵引马车。
  而后随着培育的逐步深入,扩大,骡的数量也逐渐变多。
  许安便将骡放入了市集之中,当其进入市集之中后,根本没有多加宣扬,刚到了市集的骡便被其一抢而空。
  毕竟黄巾军的后勤队都用这种牲畜来运输物资,自然也不会有错。
  因此在如今明国的国内,在民间也有不小的保有量。
  明军如今的后勤运输也因为骡的存在而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投石车的周围,除了护卫的步兵之外,外围还布满了骑兵,以及数架四轮马车。
  马车之上装载着大量的易燃物品,为的便是以防万一,一旦战局不利,那么他们便会毫不犹豫的引燃这些投石车,宁愿烧毁都不会让投石车被缴获。
  一旦有一架投石车被缴获,那么敌人便可以轻而易举的研究出第二架,第三架的投石车,对于他们造成巨大的威胁,届时大部分的城池和关隘便会失去他们应有的作用。
  于毒牵引着战马登上了一处土丘,他举起了手中的千里镜,向着远方的原野看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