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735节(3 / 4)
不过就算知道,但是田仲也没有多少的鄙夷,只是顺着麹义的话头继续说下去。
毕竟只要是说服了麹义,那么他们便可以兵不血刃的收取整个黄河以北的青州,同时也得到了一大批优质的兵源。
青州兵不堪战,但是那些冀州兵,还有先登营的军卒都是一等一的精兵,而且那一千多名虎豹骑,更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蓄养重骑兵的代价昂贵无比,一名重骑兵的花费比养五六名的重步兵的代价甚至都还要高昂,还有人吃马嚼,各种的后勤,战马的选择,更是繁琐无比。
到如今,明军也不过是养起了一千重骑, 还是啃了以前留下的老本,以及搜刮世家豪强得来的战争财富。
重骑兵训练不一,得到了虎豹骑之后,那么明军的重骑数量将会超过两千之数,这已经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了。
再配合弓骑,轻骑,游骑组成骑阵,明军的骑军,将会真正的成为战无不胜的存在。
“麹将军领军起义,实为大义之举,在下必在道君面前为麹将军请封。”
“如今军中各军将的官职全部保留,麹将军可以让长史录下将校姓名,复命之时,我也好将名录呈递中书府,重做证明。”
“烦劳田令君了。”
麹义的态度颇为恭敬,田仲先说了保留官职,又让麹义录下将校姓名,无疑是让麹义自行分封军职,以笼络人心。
又说在道君面前请封,潜台词便是说,在原有的官位之上,还会加官进爵。
两人都默契的没有提起魏郡发生的战事结果。
第七百八十九章 明庭鹰派、扩张主义的萌芽
大明历二年,六月三日,平旦。
繁阳的情况许安已经基本了然,袁绍的死讯并非是秘密,早已经是被传扬了除去。
繁阳城中大部分的区域,都只是留下了少量的魏军残兵, 他们大多数都是受伤的士兵,没有办法行动,其余的人都已经逃离了繁阳,但是他们却是没有办法离开繁阳,他们被抛弃在了繁阳,等待着死亡。
而繁阳城的府衙,却仍然被魏军所占据。
驻守这里的魏军无一不是身穿着铁甲,他们皆是披坚持锐, 在院墙边立有大量的弩手, 府衙内也修筑有作为警戒的瞭望塔,上面也有不少的弩手,贸然强攻,在这么狭窄的地方,不知道府衙之中的情况,必然会损失惨重。
明军是在两更时分进入繁阳城中,许安收到上报之后,下令进入城中的明军绕开了府衙,只是在周围设下了充足的兵力警戒, 夜间并不适合作战。
攻坚战守方占据着优势,繁阳城中留下这部魏军十分的蹊跷, 明明大部已经逃散,但是这一部却是留了下来。
谨慎起见,许安准备等到白日再去查看繁阳府衙的魏军。
随着一面又一面的黄旗插在了繁阳城的城墙之上,大队的明军也开赴进了城内。
繁阳城中百分之九十的地方已经被明军所占据,四面的城墙和城门皆是已经被明军所接管。
繁阳城中的民居十室五空,许多民户都被魏军赶上了城墙作为民夫,或者是作为补充的兵源,被推入了这一场残酷的拉锯战。
很多地方都有被洗劫过的痕迹,明军进入繁阳城中时,繁阳城中很多地方还燃着大火,明军抢救灭火都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原本的魏军虽然征募民夫但是还保留着基本的军纪,并没有太过于放肆。
袁绍死后,战败的阴云压在一众魏军的头上,他们趁着汉明两军在繁阳城外大战,趁机逃出了繁阳城,在逃出繁阳城之时,有一部分的魏军洗劫了民居,劫掠了财物,甚至还点燃了民居以掩盖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这一行径后来在魏军之中传播开来。
整个繁阳的北城皆是疮痍一片,明军进入城中时,北城和西城几乎全毁,大部分的百姓都逃到相对安全一些东城。 ↑返回顶部↑
毕竟只要是说服了麹义,那么他们便可以兵不血刃的收取整个黄河以北的青州,同时也得到了一大批优质的兵源。
青州兵不堪战,但是那些冀州兵,还有先登营的军卒都是一等一的精兵,而且那一千多名虎豹骑,更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蓄养重骑兵的代价昂贵无比,一名重骑兵的花费比养五六名的重步兵的代价甚至都还要高昂,还有人吃马嚼,各种的后勤,战马的选择,更是繁琐无比。
到如今,明军也不过是养起了一千重骑, 还是啃了以前留下的老本,以及搜刮世家豪强得来的战争财富。
重骑兵训练不一,得到了虎豹骑之后,那么明军的重骑数量将会超过两千之数,这已经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了。
再配合弓骑,轻骑,游骑组成骑阵,明军的骑军,将会真正的成为战无不胜的存在。
“麹将军领军起义,实为大义之举,在下必在道君面前为麹将军请封。”
“如今军中各军将的官职全部保留,麹将军可以让长史录下将校姓名,复命之时,我也好将名录呈递中书府,重做证明。”
“烦劳田令君了。”
麹义的态度颇为恭敬,田仲先说了保留官职,又让麹义录下将校姓名,无疑是让麹义自行分封军职,以笼络人心。
又说在道君面前请封,潜台词便是说,在原有的官位之上,还会加官进爵。
两人都默契的没有提起魏郡发生的战事结果。
第七百八十九章 明庭鹰派、扩张主义的萌芽
大明历二年,六月三日,平旦。
繁阳的情况许安已经基本了然,袁绍的死讯并非是秘密,早已经是被传扬了除去。
繁阳城中大部分的区域,都只是留下了少量的魏军残兵, 他们大多数都是受伤的士兵,没有办法行动,其余的人都已经逃离了繁阳,但是他们却是没有办法离开繁阳,他们被抛弃在了繁阳,等待着死亡。
而繁阳城的府衙,却仍然被魏军所占据。
驻守这里的魏军无一不是身穿着铁甲,他们皆是披坚持锐, 在院墙边立有大量的弩手, 府衙内也修筑有作为警戒的瞭望塔,上面也有不少的弩手,贸然强攻,在这么狭窄的地方,不知道府衙之中的情况,必然会损失惨重。
明军是在两更时分进入繁阳城中,许安收到上报之后,下令进入城中的明军绕开了府衙,只是在周围设下了充足的兵力警戒, 夜间并不适合作战。
攻坚战守方占据着优势,繁阳城中留下这部魏军十分的蹊跷, 明明大部已经逃散,但是这一部却是留了下来。
谨慎起见,许安准备等到白日再去查看繁阳府衙的魏军。
随着一面又一面的黄旗插在了繁阳城的城墙之上,大队的明军也开赴进了城内。
繁阳城中百分之九十的地方已经被明军所占据,四面的城墙和城门皆是已经被明军所接管。
繁阳城中的民居十室五空,许多民户都被魏军赶上了城墙作为民夫,或者是作为补充的兵源,被推入了这一场残酷的拉锯战。
很多地方都有被洗劫过的痕迹,明军进入繁阳城中时,繁阳城中很多地方还燃着大火,明军抢救灭火都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原本的魏军虽然征募民夫但是还保留着基本的军纪,并没有太过于放肆。
袁绍死后,战败的阴云压在一众魏军的头上,他们趁着汉明两军在繁阳城外大战,趁机逃出了繁阳城,在逃出繁阳城之时,有一部分的魏军洗劫了民居,劫掠了财物,甚至还点燃了民居以掩盖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这一行径后来在魏军之中传播开来。
整个繁阳的北城皆是疮痍一片,明军进入城中时,北城和西城几乎全毁,大部分的百姓都逃到相对安全一些东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