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77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庭在河北的公审本就使得汉庭辖内五州之地的一众世家豪强感到了恐惧,在年后不久,朝廷之上有邸报从其中传来,上面颇为详细的记载了河北之地发生的公审,以及太平道中的律法。
  不仅要收归九成以上的土地,所有的湖泊、林地、矿场都要被收为国有,甚至于连家财都不能保留太多,胆敢保留超过八成以上钱财的宗族一旦被鹰狼卫查出,便将要被流放北境或是西域。
  在河北之地,很多被查出来的世家豪强已经被流放,跟随着第一批的明庭征募的移民被迁往了北方,据说那些被流放的世家豪强将会被放逐到最边境的地方,也就是最北边,和丁令部接壤的北疆行省,在那苦寒之地以放牧为生。
  母极甄氏就是因为隐匿财产被鹰狼卫查了出来,差点全族都被流放到北疆戊边,最后是献出了许多密库之中财物才买回了一条性命。
  而就算是称为明庭高官的审配,其宗族也是交出了所有的林地和矿场,只是比一般的世家豪强所能保留的钱财和土地稍微多一点。
  在明庭的辖内除去西域都护府,和北疆三省之外。
  幽州、辽州、青州、冀州、中州、凉州、并州、益州、海东,九大行省皆是推行新的田税法。
  新的田税法规定:
  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将所有农田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分为三等,上田多征,中田照常征收,下田少征。
  田亩的肥沃等级由鹰狼卫、户部、道政府三方判定。
  胆敢有恶意欺瞒田土,贪赃枉法者皆治罪,罪孽深重,连坐家人并其宗族。
  新的田税法对于普通的乡民影响不大,凡是租借国家的土地者以及屯民都是正常缴纳赋税。
  真正有影响的是那些就算上交了土地之后,还留有相当多土地的世家豪强,这针对其实也就只有冀州的豪强世家。
  益州原本的豪强世家选择归附之后,也如同凉州的豪强世家一般坐上了丝绸之路这一条快车,他们虽然也拥有一些的田地,但是这并非是他们的主要产出。
  而且随着军屯的实行,驻兵的增多,以及许安实行的分化的政策,益州残存的那部分豪强世家也在逐渐失去了对于南蛮部落的的掌控。
  没有了南蛮诸部的武力支持,而现在益州的豪强世家也不在对南部五郡有着强有力的控制。
  张燕执掌益州以来,一直稳定着东州人和益州人的平衡,同时推行太平道,以及屯田事务。
  如今益州各地都以屯田为主,尤其是南部五郡,有五成以上都是以军屯的形式为主,其屯所的主官都是旧太平道出身。
  控制力上升之后,张燕便开始着手于执行许安此前发布的命令。
  为了保证南疆的稳定和政令的施行,张燕命令卞喜领益州兵万人,坐镇于永昌郡郡城,主持与南蛮诸部的交流和政令的推行。
  随后张燕将南中上万户劲卒、青羌、部落民迁移到了益州的腹地,将其分成为五部,号为“飞军”。
  这一政令的颁布,简直就是釜底抽薪,不仅削弱了益州豪强世家能够用于反叛的力量,更是将其化为己方的助力,增强了己方的实力。
  政令刚一颁布,自然有所阻碍,有数个南蛮部族和一部分益州本土的世家豪强勾连了起来,想要反抗政令。
  张燕既然要推行政令,还是这种明显会触及到益州郡本土世家豪强的影响,怎么可能会没有任何的准备。
  卞喜麾下的带领的军兵,基本都是益州军的精锐,甚至很多都是旧太平道出身的老卒,有着丰富的山地战经验。
  同时明军还有鹰狼卫相助,早早便拿到了重要的情报,那些作为内应的豪强世家很多都没有蹦跶多久,直接便被鹰狼卫拿下。
  南疆之战,历时两月,最终以明军战胜告终。
  叛乱的部族之中,只有一家怎么也不愿意臣服部落被剿灭,其余的臣服者则是宽大处理,以示仁厚。
  南疆一战,明军强悍的战力映入了众人的心头,经此一役,再无人敢于反抗明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