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第15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程蔓一时答不上来。
  她最想买的当然是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可手上外汇券不够,至于衣服鞋子粮油米面,在外面也能买到,没必要在侨汇商店里买。
  至于那些进口的糖果罐头,程蔓则是一看价格就忍不住摇头,太贵了,买它们还不如买粮油米面。
  而且那些她前世都吃过,没有特别喜好,这会看到也馋不起来。
  看来看去,偌大的华侨商店,竟然连个她觉得值得买,且他们买得起的东西都没……
  唔,也不是没有,比如茅台,程蔓就觉得挺值得买。
  茅台算是白酒中的顶流,改开前价格就不便宜,而且普通人根本弄不到票,请客吃饭能上一瓶西凤酒就算不错了。谁家能弄到一瓶茅台,能摆出来吹好几年。
  改开后票证会陆续取消,茅台也没那么难买了,但价格会持续走高。前世程蔓穿越前,一瓶五十三度的飞天茅台要两千多,还很难抢到。
  想到这程蔓问:“要不买茅台?”
  问出这话之前,两人正站在卖糖果糕点的柜台前,程蔓也一直盯着玻璃柜台里摆着的那些糖果看着。
  所以听到这问题后,陆平洲愣了下问:“你说什么?”
  程蔓重复道:“我说你手上那一百的外汇券,咱都用来买茅台吧?”
  “都买?你确定?”陆平洲惊讶问道,“一百块能买八瓶茅台。”这得喝到什么时候去?
  “我知道啊。”程蔓又不傻,自然是会算账的,说道,“我是这么想的,这里面贵的东西咱们买不起,便宜的说实话,我觉得没什么值得买的。”
  自从七八年年底,小岗村的十八户村民按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这两年全国各地陆续有大队跟着搞改革。
  去年年中效果还不明显,但到了今年,农民手里余粮明显多了。
  农民余粮多了,自然会想办法卖出去,或是给收购站,或是卖给私人,结果都是粮食供应日渐宽松。
  尤其是像程蔓家这样手头宽松的,过日子已经不再依赖每月发的粮票。
  临江是南方城市,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所以每月定量的粮食供应中,大米占大头。可再大头也就十来斤,而且这十来斤里,还分粳米和糙米。
  几十年后的人常说糙米养胃,实际上那都是粳米吃多了,把糙米当成调剂。真从小吃到大的,十有八九觉得粳米更好吃。
  要不是这样,程亮下乡那会也不用隔三差五往家里寄大米。
  除了大米,每月的粮食供应里还有小米、绿豆、红薯等粗粮,所以刚结婚那会,他们每个月吃饭都得精打细算。
  直到改开后,情况才有所改善,程蔓会将糙米的票都倒腾出去,粗粮也不会留下多少,再通过巷子里的邻居从乡下买粮。
  去年临江周围好些村镇搞改革,今年物资富余更多,不管是粮油米面,还是鸡鸭鱼肉,购买渠道都比往年多不少,只是价格比国家单位卖的要贵一些。
  但几毛一块的,程蔓并不在意,所以她不愿意把外汇券花在这上面。
  衣服也一样,今年去深市进衣服鞋子回来卖的人明显比去年多,他们进回来的衣服不但款式多,质量也都不差,当然最重要的是价格实惠不要票,今年夏天去百货商场买衣服的人都少了。
  程蔓也不例外,她今年夏天的衣服基本都是在路边摊买的,年初发下来的布票到现在都没怎么用。
  比较起来,侨汇商店挂出来的衣服虽然是大牌子,料子也都很好,但价格都不便宜,还要用外汇券买,程蔓自然觉得划不来。
  刚进侨汇商店的时候,陆平洲看什么都觉得好,什么都想买,可听程蔓这么一分析,这些好像是没必要买。
  但他也听出来了,贵的物件中有程蔓看上的,至于看上的是什么,他仔细回忆后问道:“你想买冰箱电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