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凯撒屋大维时,更是能六百艘船来个七八万人的海战。
  而到后来,他们的船可以用季风越过印度洋。
  但是的,他们的贸易路线只到斯里兰卡,因为再向东,航线就被中南半岛挡住了,泰国缅甸那一带,如今还是土著,没有贸易的必要性——他们总不能买香蕉榴莲回去。
  而顺着中南半岛下去的马六甲海峡,超窄就不说了,关键是那里方属于赤道无风带,去了就得在水里漂着,欧洲的商船并想去试试东边到底过不过得去。
  更重要的是,从马来半岛到泉州,那里盘踞着世界上36%的台风,夏天顺着印度洋季风贸易过去的话,正好是农历七八月份——那时节的台风,大家都懂的。
  但这些对严江来说都不是问题,只要别去印度贸易耽搁时间,五六月份到那边没有问题,没有风,不是有浆帆船么,而且马六甲海峡并不是完全无风,而是风小,有时需要等风。
  至于台风,只要能做个简易的水银气压计就可以预测,气压高时天气晴朗;气压降低时,将有风雨天气出现,台风右边风圈就是它的路径,看准方向极时躲避。
  当然,这些都不是万全的,可航海嘛,哪有万全的保证呢?
  “请问大人,”一名波斯船长小声问,“我们送什么货物去东方呢?”
  严江思考了一下:“就,胡椒吧。”
  如今的江南都没怎么开发,更别说两广了,胡椒这种热带产物,都是靠的进口。
  没有人会不喜欢。
  这时,一名官吏走来,悄悄对他道:“有罗马的船队,想加入您的商队。”
  “多少船?”他问。
  “三百多艘,红海一半的船,都过来了。”
  第121章 小打小闹
  312年,三月,早春。
  北方的三月开始升温,土壤解冻,春草吐绿,河流解冰。
  官道两边是一片蔓延至天际的麦田,如今正是小麦返青的时节,隔不了多远,便可以看到有农人埋身田中,锄划松土,一片繁忙。
  那麦田里的青苗整齐如划,让人竟有一种身在草原之感。
  一支十几来辆车马的商队艰难地碾过春雨泥泞的官道,向着的北方前行。
  一名长像普通的中年人骑在马上,凝视着官道周围整齐的田地,神色有些凝重。
  “大人,过了乐陵,就是渤海郡了。”精壮的护卫打马过来,恭敬地道。
  张宾点点头,应了一声,突然道:“这些,你去问问,这些,是哪家士族的田地?”
  那护卫便催马前去询问,又快又返回车队,策马道:“回大人,他们说,这些是他们租种的官田。”
  张宾便更困惑了。
  他父亲当过中山守的太守,所以他对农事也知之一二,能种如此整齐的田地,那必是要耧车的,但这些都用得甚少,尤其是官田,都是官府的罪奴耕作,岂能用上耧车这种精贵的农具?
  可这么大的一片田地,在短短的播种季节能都耕得如此整齐,那得用多少架耧车才够?
  于是,他亲自策马去田边,看到一名老者正在施肥,便笑着前去搭话。
  “老丈,你这青苗甚美啊。”他一派和蔼,“不知这一年收成几合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