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67)(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竟是直接说了真话。
  公孙琢玉挑眉:可宗卷上说,你被充入教坊司不久后,就失足落水而亡了。
  当年莫家满门被贬为奴,成年男子尽数问斩,女子皆充入教坊司做了官妓,终身不得出。
  莫静娴纤弱秀美,看起来一点儿不像将军的后代:我会凫水,假死又有何难。
  公孙琢玉点头:教坊司看守严密,你能成功脱身,那必然有人帮你,是叶无痕还是骆剑鸣?
  他知道的消息远比莫静娴想象中要多得多。
  女子终于抬起头,公孙琢玉看见她眼眶通红,像染了血:骆叔叔是我父亲旧部,他想办法助我逃出,找了这个地方让我落脚。
  落花胡同虽鱼龙混杂,但位置隐蔽,周围左邻右舍互不打听见面,皆缩住在屋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算安全。
  公孙琢玉双手交握,大拇指绕来绕去:叶无痕呢?
  莫静娴像一个没了魂的人,公孙琢玉问什么,她便答什么,低头将衣服上的褶皱细细捋平整,声音听不出情绪:我在教坊司的时候,曾经救过他一命,他死皮赖脸硬是要缠着我报恩,我指使他去替我杀四个人,他就去了。
  公孙琢玉哦了一声,双手揣入袖中,似有叹息:你全部说出来,不怕我将你抓入大牢?
  莫静娴终于松了手中的衣裳:你已经将人擒获,查到了这里,我说不说的你早晚都会知道,只是骆叔叔与此事无关,求你不要将他牵扯进来。
  公孙琢玉疑惑:你怎么不替叶无痕求求情?
  莫静娴看向他:有用么?
  公孙琢玉抱歉的笑了笑:没用。
  叶无痕的罪跟骆剑鸣可有着质与质的区别。
  莫静娴将衣裳拧干,晾在了院中的绳子上,公孙琢玉也不催促,静等在一旁。他看见绳子上有两件衣裳,一件男子的,一件女子的,相互挨在一起,干净又平整。
  桌上的饭菜已经冷透了。
  莫静娴抿了抿唇,抬眼看向公孙琢玉,平静而又坦然:不是要抓我么,走吧。
  公孙琢玉没有给她带镣铐,只是命人用麻绳将她双手捆了起来。双手抱臂,难免感到可惜:姑娘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吧?
  莫静娴说:十八。
  才十八。
  公孙琢玉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他一向喜欢做个糊里糊涂的官,因为真相有时候不见得会如所有人的愿。他走在前面,莫静娴被押在后面。
  公孙琢玉忽然问道:姑娘后不后悔?
  莫静娴没有说话。
  那座小院被远远甩在身后,内堂里供着三十二座牌位,香炉里插着一把燃烧过半的香,烟火缭绕,让周遭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莫炎武当初率兵在前方厮杀,后方粮草迟迟不至,大雪寒天,五万将士苦熬半月,体力不支,被敌军斩杀大半。后来才知,不过是有人贪了军费,欺上瞒下。然罪责却尽数归到了莫炎武一人的身上。
  莫静娴没有回答,公孙琢玉便知道她不后悔,偏偏自己没什么话可劝。
  这个朝代和后世不一样,没有警察主持正义,有的只是官官相护,贪腐成风,人命贱如草芥。寻常百姓若想申冤,连个能主持公道的清官都找不到。
  公孙琢玉又不免想起自己在江州的同僚了。当初知府设宴款待杜陵春,众人皆至,唯有宁县县令白松鹤未到,最后惹了杜陵春不虞,现在应该赋闲在家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