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70)(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挑眉,倒是没想到他和严复竟也有意见统一的时候,嘶了一声,沉默良久才开口道:既然众位爱卿都如此说,朕也不好再坚持。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莫静娴带下去杖二十,枷三月,便算作小惩大诫,如何?
  脊杖可轻可重,莫静娴一介女子,最多承受二十下,再往上便会有性命之忧了,这个处置倒也合理。
  众臣闻言齐齐下跪:陛下英明
  莫静娴面色苍白,欲说些什么,公孙琢玉却对她不着痕迹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出声。
  能救一个已然是万幸,陛下既然没有开口,那就说明叶无痕死罪难逃,何必再去触怒他惹了不快。
  皇帝揉了揉太阳穴,命人将叶无痕押入天牢听候发落,便直接挥袖退朝了。临走时命新任的户部侍郎前去彻查董千里等四人背后的龌龊,说白了就是抄家。
  杜陵春心情不虞,见皇帝离开,直接转身出了大殿,步伐飞快。公孙琢玉连忙小碎步从后面撵上:司公,司公。
  朝臣三三两两的往外走,见公孙琢玉对杜陵春一脸殷勤,不由得暗自纳闷。心想他难道是杜陵春一党的人,可朝上又为何帮着严相替莫静娴求情?实在是说不通。
  杜陵春回头,见公孙琢玉追上来,没什么好气的看了他一眼:叫我做什么?
  公孙琢玉摸了摸鼻尖,心想这是生气了,可在大庭广众下又没法儿哄,笑眯眯道:自然是与司公一起回去。
  杜陵春嗤笑出声:你怎么不跟严复那个老东西一起回去?
  严复刚好从殿内走出来。他别的没听见,就听见杜陵春骂自己老东西。一时面色铁青,下颌胡须无风自动,想来心中气的紧,却又碍于礼数不好当面发作。
  公孙琢玉低咳两声,有些尴尬的拉了拉杜陵春的袖袍:嘘,司公小声些。
  杜陵春没看见严复,闻言只以为公孙琢玉护着对方,瞪了他一眼:我看你真是被鬼迷了心窍,你到底帮着哪一边?!
  他话音刚落,身后就响起严复慢悠悠的声音:公孙大人不仅断案如神,更难得的是心怀仁义,实乃少年俊才,倘若能结识一二,老夫倒也不介意。
  杜陵春下意识回头,这才发现严复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后面,刚才的话也不知听去了多少。
  杜陵春倒不见尴尬,只是听严复话里话外要拉拢公孙琢玉过去,唇边冷冷勾起了一抹弧度:严相学问达天下,门下学生无数,我怕您结识不过来。
  严复负手而立,意有所指的道:我这个老东西料想还有几年活头,公孙小友若愿意,尽可来寒舍饮茶,时候不早,老夫就先告辞了。
  公孙琢玉闻言立刻拱手:严相慢走。
  严复步下台阶后,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命家仆给押送莫静娴的侍卫塞了一个荷包,嘱咐他们行杖的时候轻些,这才离去。
  公孙琢玉心想这老头人还行,回头一看杜陵春,却见他面色阴沉似水。
  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便是这句话了,骂严复一句,对方充其量骂回来,可若是得罪了杜陵春,背后指不定怎么整死你呢。
  司公莫生气,公孙琢玉在杜陵春耳边低声道,不管旁人怎么说,我自然是站在您这边的。
  此刻若不是大庭广众下,他大概会抱着杜陵春哄一哄,可惜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便只能歇了心思。
  杜陵春见他眼中满是笑意的看着自己,纵再有什么气也发不出来了,只皱眉说了一句话: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杜陵春从来不做烂好心的事。
  公孙琢玉嗯嗯点头:听司公的。
  杜陵春面色稍缓,正准备说些什么,却见贵妃宫中的大宫女翠翘正在不远处等候着,躬身走上来,屈膝行了一礼:奴婢见过司公。
  杜陵春一顿:何事?
  翠翘道:娘娘有事请司公过去一趟,陛下准许了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