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母亲的呼吸(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朦胧的感觉才是质的突破,才能够真正依靠自己的本能消除外界一切不良暗示,而不需要依赖心理分析者的指导。
  这些不良暗示有:心理疾病容易复发,不能根治;心理疾病是生理缺陷导致的,不可逆转;你得过心理疾病,永远铬印着不可磨灭的阴影……
  这些暗示在他以前看来,没有一条不是致命且绝望的。
  现在,他的所有心理能量全部集中在母亲身上,恢复了最初那颗纯洁和不受污染的心。
  他那种正常抗拒外界暗示的心理机制开始复苏了。
  现在再有人说起这些不良的言语,他就仿佛在妈妈怀里听她讲别人的故事一样,朦胧而好奇;感觉与自己毫无关联。
  他对外界那些无限**的金钱、名利,也淡化许多,仿佛也是别人的事。
  要是在以前,他会因为别人巨大的成功和成就,而极端把自己渺小化,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取而代之的,是最原始的那种横扫一切,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自信.
  也就是小孩那种对自己能力地夸大性,即使看到一条蛇也意识不到危险,也敢于去抓;即使是几尺高台,也不惧坠落.
  虽是夸大,但这种夸大地能力是以后成功和自信的最原始动力.
  他也不会再模仿自己的“偶像”,而导致各种暗示症状。
  他会以自己遗传于母亲外貌的那种“独特性”为乐,而不再以自己像某个明星为乐。
  也不会在做一件事之前,总要先参照别人。(参照别人就是一种典型的外在暗示.)
  而是依靠本能推动力去判断和生活。
  事实上,这种朦胧的安全感与快乐,在他儿时确实是无处不在的。
  他有时能够玩泥巴玩上一整天,乐在其中,根本不需要什么回报。
  这是一种创造性、无条件的快乐。
  不同于患病后,那种依赖于某种特定场合、特定人物,(比如喜庆的时候)那种妥协的快乐。
  尽管那种妥协的快乐他也很享受,但热闹过后,又是无尽的失落。
  因为他的自我已在那种热闹的环境下遗失。
  而创造性的快乐却与之截然不同。
  那是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地,都能够自我制造快乐的本能。
  就像每时每刻都能够呼吸一样。
  因为这种创造性的快乐是无条件的、非功利的,所以可以信手拈来。
  即使是在众人同庆的喜庆场合,他也不会迷失自我,“随波逐流”。
  也能够在“快乐完全由别人制造,自己只需享受”之余,制造属于自己的快乐。
  就像s曾经在一个亲戚乔迁新居的喜庆场合下,只是享受捡鞭炮放的乐趣。
  而非他日后那样,对于喜庆的每个环节,每个人,都不肯错过;过份地去互动。
  而要做到这样就必须向他们妥协,把快乐的制造权力全部交给他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