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节(3 / 4)
此时,大朝会上讨论的便是这种明显带有垄断目的的商业行为合不合适。
“陛下,‘夏京印书馆’是户部所属,如今让几乎所有的印书馆关门停业,这是与民争利啊!臣以为应该规定一些书籍让夏京印书馆不要刊印,给所有印书馆一条活路。”
“马大人此言差矣,马大人只看到了逐利的商人因此而少赚了钱,难道就没有看见穷苦的读书人因为买得起想要看的书而高兴。何况就算让所有印书馆关门停业又如何?陛下,以臣之见,应该效仿盐司,设立书司,直接规定百姓不可印书,以后我祥符国印书之事全部由朝廷所做,这样一来,百姓都能够以很便宜的价钱买到书籍,国库因此也能够每年获得百万两银子。何乐而不为。”贾宪略有些激动地说道。如今祥符国官员大体分为三类,最得叶尘信任的自然是李君浩、白沧海、胡三光、贾宪、喻文等早期一直跟着叶尘,如今又执掌关键部位的近臣。另外两类便是以马文韬和韩熙载各自为首的南唐派系和本地西北派系。说起来官品、职位要属马文韬和韩熙载最高,但如贾宪这样的天子近臣,虽然顶头上司是马文韬和韩熙载,说起事来,可是一点都不给两人面子。
马文韬一声冷哼还想说什么,叶尘挥手将其打断,说道:“好了,这件事情朕自有定义。中书省通过《华夏新闻》和《祥符快报》刊登出去,朝廷愿以五万两银子一台的价格将印刷机和铸字机卖出去。”
满朝文武闻言,顿时一怔,贾宪上前一步便要说什么,叶尘说道:“印刷机和铸字机虽然发明制造不易,但是想要仿造并不难。不管户部如何保密,要想占领全国印书行业必然要开办很多的印书坊,这要雇佣数千,乃至上万的工人,这些人避免不了要接触印刷机和铸字机,然后将一些关于这两个机器的结构、运行之法泄露出去,百姓之中也定会有商人迟早仿造而出。与其这样,让所有的印书行业商人暗中咒骂朝廷不给他们活路,还不如除了自己开办一些印书馆之外,出售印刷机和铸字机来赚钱。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市场上便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印刷机和铸字机也自然会随之很快的更新换代。户部若想始终掌握印书行业最大一块肥肉,便要始终让自己的印刷机和铸字机处于最先进的位置。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便会让书籍更加便宜,穷苦百姓人人都可买得起书,人人都读得起书,数年下来,我祥符国百姓识字人口必然会大增,民智也随之大开,这种好处却不是每年数百万两银子所能相比的。”
叶尘这一席话中一些词语比较新颖,但意思说得很明白,众人无不沉思,越想越感觉深有其理。其实叶尘还一个原因没有细说,那就是企业国有化的弊端——政企不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贪污腐败;对外:缺乏市场竞争力,有些国有企业目前还在依赖政府保护,输血生存。这些是后世国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叶尘看来这种弊端不会因为时代不同而改变。更何况若是由国企一家垄断,这种弊端只会更甚。
马文韬和韩熙载最先想明白其中的深意,互视一眼,出班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其他人紧随其后,齐声拱手道:“陛下圣明。”
……
……
随着印刷机和铸字机的主要发明者毛仁涛和于建东赐予从七品官职的事情传开,再加上《祥符快报》和《华夏新闻》大肆宣传和营造,紧接着叶尘下旨让朝廷工部制定专利申请、授权、国家奖励等一系列制度,祥符国上到祥符学院、民事研究司和武器装备研究司,下到普能百姓、工匠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明创造之旅。
事实证明,群众的智慧绝对不可小觑,或者说高手总是藏在民间。
十月七日,夏京皋平县农民程玉河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他设计的曲辕犁,到工部申报曲辕犁的专利,工部派人到田间经过验证之后,发现这种曲辕犁比当前农民普遍所用犁具更省力,最主要的是速度快了一倍左右。工部肯定了程玉河发明了曲辕犁的专利,并且以三百两银子买下了程玉河专利,随之将曲辕犁推广到全国。
关于程玉河申请曲辕犁专利之法通过《祥符快报》和《华夏新闻》传开之后,更加证实了朝廷对专利的重视,一些本来还有所怀疑的百姓也彻底相信。
十月十四日,府州刘姓四个兄弟带着一头毛驴拉着一辆耧车走了七百多里路,来到了夏京,心怀期盼的找到了工部衙门。耧车也是一种农具,准确的说是一种畜力条播机,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寻常耧车只有一条腿或者两条腿,但是刘家带来的这辆耧车却足足有七个腿,是一个极为少见的七腿耧车,这意味着播种速度提升了五六倍之多。和夏京皋平县农民程玉河一样,工部验证之后,五百两银子买下了七腿耧车专利,等研究清楚制造之法后,自然也是要推广到全国的。
十月二十七日,祥符学院一个名叫刘仲恒的学生发明了最原始的黑板和用石膏制成的粉笔,黑板和粉笔对于教学事业的作用以及贡献就不用细说了,这件事传到叶尘耳中,叶尘当着满朝文武感叹道:“这个叫刘仲恒的学生厉害,这种足以传用数千年,乃至数万年的教学工具发明了出来。虽然发明出来之后许多人回头一看感觉很简单,但是难就难在这种灵机一动。传朕旨意,写板改名叫黑板,石膏笔改叫粉笔,专利费定为一千两银子。买下专利之后,在祥符学院和全国州、县所有蒙学校堂大力推广。”
韩熙载请示过叶尘之后,将叶尘这一席话登在了《祥符快报》上。叶尘是什么人,在祥符国寻常百姓看来,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所以刘仲恒一日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第782章 辽国鹰眼卫
十一月四日,盐州铁匠张又刚将自己祖传的九煅淬火技术贡献出来,经过军枢部装备部武器研究司验证,采用此法之后,可以使刀剑等武器更加具有韧性,不容易折断。喻文直接拿出两千两银子将九煅淬火技术专利买下,然后高俸将铁匠张又刚聘请成武器基地的一名大匠。
十一月十九日,龙州怀风县周家村木匠苏老三在见识了修建在村边地头的风力水车之后,创制了龙骨水车,这龙骨水车能够用来水井、水池的连续提水,结构非常巧妙。怀风县周家村较为偏僻,关于专利之说还没有传到这里,村中没有一个识字的人,报纸更没有传到这里。龙骨水车被怀风县城一名地痞听说之后,从苏老三处骗到了龙骨水车制作之法,跑到夏京工部申请专利,结果这名地痞在工部问询过程中露馅,被押送到刑部,打入大牢。鉴于此事,监察院立法司制定了假冒专利罪,并以此罪给这名地痞定罪有期徒刑三年。这件事情成为祥符国历史上第一例假冒专利罪。
……
……
祥符学院现在是越来越热闹,疯狂的迷恋辩论会的,一心想着搞发明申请专利出名的(这其中包括几乎所有的教授和教习),等等!总之,祥符学院现在各种氛围都很好,所有教授、讲师、学生都充满了昂扬的上进心,科研格物之风大盛。
此外,自从叶尘上次来的时候,走时随口说了足球之后,徐铉一丝不苟的落实了叶尘的指示,修了两个足球场,并在学生中间推行了足球这个运动。
效果正如叶尘早就知道的那样,这些荷尔蒙旺盛的学生们很快就狂热的爱上足球这一疯狂运动。每到下课,哪怕只有二十分钟,他们也会争分夺秒的踢几脚球。
所以运动短裤出现了,跨拦背心出现了,牛皮底带着短铁钉的足球鞋出现了,而且是分左右的。学院里如果谁没有这样的一套装备,会被鄙视,自己也会无地自容。
一些老教授就不明白二十几个人追一个牛皮包着的猪尿泡胆子就那么有趣吗?直到看了一场真正的比赛,才发现里面门道很深,攻守之间变化无常,深合兵家要诣,尤其难的是讲究整体配合,一个人就算球艺再高,也难敌对手的整体配合,这对树立学院学风很重要,所以也就不再有意见,任由其自由发展。
还有,以祥符学院中心,方圆数里之内了变得越来越热闹。特别是学院正门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集市。并且现在已经是每天都有。事实上开始每个月只有初一十五两天,后来改成每七天一次,无奈买卖家越来越多,现在干脆成了每天都有,谁要是有东西,就来卖,县衙也在附近盖了一间牙市,负责管理这些商家,商家需要缴税,十五税一,绿水村的农户不需要,这是徐铉特意要求的,当初允许绿水村农户在这里卖东西本身就是占用绿水村绿水湖附近这片地的要求之一。
……
…… ↑返回顶部↑
“陛下,‘夏京印书馆’是户部所属,如今让几乎所有的印书馆关门停业,这是与民争利啊!臣以为应该规定一些书籍让夏京印书馆不要刊印,给所有印书馆一条活路。”
“马大人此言差矣,马大人只看到了逐利的商人因此而少赚了钱,难道就没有看见穷苦的读书人因为买得起想要看的书而高兴。何况就算让所有印书馆关门停业又如何?陛下,以臣之见,应该效仿盐司,设立书司,直接规定百姓不可印书,以后我祥符国印书之事全部由朝廷所做,这样一来,百姓都能够以很便宜的价钱买到书籍,国库因此也能够每年获得百万两银子。何乐而不为。”贾宪略有些激动地说道。如今祥符国官员大体分为三类,最得叶尘信任的自然是李君浩、白沧海、胡三光、贾宪、喻文等早期一直跟着叶尘,如今又执掌关键部位的近臣。另外两类便是以马文韬和韩熙载各自为首的南唐派系和本地西北派系。说起来官品、职位要属马文韬和韩熙载最高,但如贾宪这样的天子近臣,虽然顶头上司是马文韬和韩熙载,说起事来,可是一点都不给两人面子。
马文韬一声冷哼还想说什么,叶尘挥手将其打断,说道:“好了,这件事情朕自有定义。中书省通过《华夏新闻》和《祥符快报》刊登出去,朝廷愿以五万两银子一台的价格将印刷机和铸字机卖出去。”
满朝文武闻言,顿时一怔,贾宪上前一步便要说什么,叶尘说道:“印刷机和铸字机虽然发明制造不易,但是想要仿造并不难。不管户部如何保密,要想占领全国印书行业必然要开办很多的印书坊,这要雇佣数千,乃至上万的工人,这些人避免不了要接触印刷机和铸字机,然后将一些关于这两个机器的结构、运行之法泄露出去,百姓之中也定会有商人迟早仿造而出。与其这样,让所有的印书行业商人暗中咒骂朝廷不给他们活路,还不如除了自己开办一些印书馆之外,出售印刷机和铸字机来赚钱。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市场上便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印刷机和铸字机也自然会随之很快的更新换代。户部若想始终掌握印书行业最大一块肥肉,便要始终让自己的印刷机和铸字机处于最先进的位置。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便会让书籍更加便宜,穷苦百姓人人都可买得起书,人人都读得起书,数年下来,我祥符国百姓识字人口必然会大增,民智也随之大开,这种好处却不是每年数百万两银子所能相比的。”
叶尘这一席话中一些词语比较新颖,但意思说得很明白,众人无不沉思,越想越感觉深有其理。其实叶尘还一个原因没有细说,那就是企业国有化的弊端——政企不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贪污腐败;对外:缺乏市场竞争力,有些国有企业目前还在依赖政府保护,输血生存。这些是后世国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叶尘看来这种弊端不会因为时代不同而改变。更何况若是由国企一家垄断,这种弊端只会更甚。
马文韬和韩熙载最先想明白其中的深意,互视一眼,出班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其他人紧随其后,齐声拱手道:“陛下圣明。”
……
……
随着印刷机和铸字机的主要发明者毛仁涛和于建东赐予从七品官职的事情传开,再加上《祥符快报》和《华夏新闻》大肆宣传和营造,紧接着叶尘下旨让朝廷工部制定专利申请、授权、国家奖励等一系列制度,祥符国上到祥符学院、民事研究司和武器装备研究司,下到普能百姓、工匠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明创造之旅。
事实证明,群众的智慧绝对不可小觑,或者说高手总是藏在民间。
十月七日,夏京皋平县农民程玉河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他设计的曲辕犁,到工部申报曲辕犁的专利,工部派人到田间经过验证之后,发现这种曲辕犁比当前农民普遍所用犁具更省力,最主要的是速度快了一倍左右。工部肯定了程玉河发明了曲辕犁的专利,并且以三百两银子买下了程玉河专利,随之将曲辕犁推广到全国。
关于程玉河申请曲辕犁专利之法通过《祥符快报》和《华夏新闻》传开之后,更加证实了朝廷对专利的重视,一些本来还有所怀疑的百姓也彻底相信。
十月十四日,府州刘姓四个兄弟带着一头毛驴拉着一辆耧车走了七百多里路,来到了夏京,心怀期盼的找到了工部衙门。耧车也是一种农具,准确的说是一种畜力条播机,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寻常耧车只有一条腿或者两条腿,但是刘家带来的这辆耧车却足足有七个腿,是一个极为少见的七腿耧车,这意味着播种速度提升了五六倍之多。和夏京皋平县农民程玉河一样,工部验证之后,五百两银子买下了七腿耧车专利,等研究清楚制造之法后,自然也是要推广到全国的。
十月二十七日,祥符学院一个名叫刘仲恒的学生发明了最原始的黑板和用石膏制成的粉笔,黑板和粉笔对于教学事业的作用以及贡献就不用细说了,这件事传到叶尘耳中,叶尘当着满朝文武感叹道:“这个叫刘仲恒的学生厉害,这种足以传用数千年,乃至数万年的教学工具发明了出来。虽然发明出来之后许多人回头一看感觉很简单,但是难就难在这种灵机一动。传朕旨意,写板改名叫黑板,石膏笔改叫粉笔,专利费定为一千两银子。买下专利之后,在祥符学院和全国州、县所有蒙学校堂大力推广。”
韩熙载请示过叶尘之后,将叶尘这一席话登在了《祥符快报》上。叶尘是什么人,在祥符国寻常百姓看来,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所以刘仲恒一日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第782章 辽国鹰眼卫
十一月四日,盐州铁匠张又刚将自己祖传的九煅淬火技术贡献出来,经过军枢部装备部武器研究司验证,采用此法之后,可以使刀剑等武器更加具有韧性,不容易折断。喻文直接拿出两千两银子将九煅淬火技术专利买下,然后高俸将铁匠张又刚聘请成武器基地的一名大匠。
十一月十九日,龙州怀风县周家村木匠苏老三在见识了修建在村边地头的风力水车之后,创制了龙骨水车,这龙骨水车能够用来水井、水池的连续提水,结构非常巧妙。怀风县周家村较为偏僻,关于专利之说还没有传到这里,村中没有一个识字的人,报纸更没有传到这里。龙骨水车被怀风县城一名地痞听说之后,从苏老三处骗到了龙骨水车制作之法,跑到夏京工部申请专利,结果这名地痞在工部问询过程中露馅,被押送到刑部,打入大牢。鉴于此事,监察院立法司制定了假冒专利罪,并以此罪给这名地痞定罪有期徒刑三年。这件事情成为祥符国历史上第一例假冒专利罪。
……
……
祥符学院现在是越来越热闹,疯狂的迷恋辩论会的,一心想着搞发明申请专利出名的(这其中包括几乎所有的教授和教习),等等!总之,祥符学院现在各种氛围都很好,所有教授、讲师、学生都充满了昂扬的上进心,科研格物之风大盛。
此外,自从叶尘上次来的时候,走时随口说了足球之后,徐铉一丝不苟的落实了叶尘的指示,修了两个足球场,并在学生中间推行了足球这个运动。
效果正如叶尘早就知道的那样,这些荷尔蒙旺盛的学生们很快就狂热的爱上足球这一疯狂运动。每到下课,哪怕只有二十分钟,他们也会争分夺秒的踢几脚球。
所以运动短裤出现了,跨拦背心出现了,牛皮底带着短铁钉的足球鞋出现了,而且是分左右的。学院里如果谁没有这样的一套装备,会被鄙视,自己也会无地自容。
一些老教授就不明白二十几个人追一个牛皮包着的猪尿泡胆子就那么有趣吗?直到看了一场真正的比赛,才发现里面门道很深,攻守之间变化无常,深合兵家要诣,尤其难的是讲究整体配合,一个人就算球艺再高,也难敌对手的整体配合,这对树立学院学风很重要,所以也就不再有意见,任由其自由发展。
还有,以祥符学院中心,方圆数里之内了变得越来越热闹。特别是学院正门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集市。并且现在已经是每天都有。事实上开始每个月只有初一十五两天,后来改成每七天一次,无奈买卖家越来越多,现在干脆成了每天都有,谁要是有东西,就来卖,县衙也在附近盖了一间牙市,负责管理这些商家,商家需要缴税,十五税一,绿水村的农户不需要,这是徐铉特意要求的,当初允许绿水村农户在这里卖东西本身就是占用绿水村绿水湖附近这片地的要求之一。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