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25节(2 / 4)
除此之外,还带了一包旧衣服:“这衣服是明明穿过的,他个子长得快,都不能穿了,衣服都没坏,质量挺不错,我不舍得扔,就一直收着。那天听明明说你两个弟弟也不小了,男孩子长个子时特别费衣服,所以我都收了带过来。第一次上门给你们带旧衣服,我有点怪不好意思的,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凤宁欢喜地接过去:“怎么会,阿姨是没拿我们当外人,才愿意把这么好的东西送给我们。我正愁着去哪里给他们找衣服穿呢,他们肯定会很喜欢。”
这年头小孩穿旧衣服太正常了,正常情况下,除了自己兄弟姐妹的,哪里能讨得到别人的旧衣服。盛家条件好,衣服质量都不差,他们兄弟的旧衣服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要呢。
凤金宝也在一旁不住道谢。
贺志华见他们是真的喜欢,这才放了心。
凤宁将他们送到村口,盛世安叫住凤宁:“凤宁。”
凤宁抬头看着他:“嗯。你过两天就要归队了吧?祝你旅途顺利。”
盛世安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想说的话咽下去了,点了点头:“谢谢!那你多保重,工作顺心!再见!”
“再见!”凤宁朝他们挥挥手。
贺志华坐着盛重远的车走在前面,看着儿子还站在那儿依依不舍地目送凤宁,不由得轻摇一下头,儿子的心思她这当妈的是看出来了些,回来安排他相亲也不同意,说连队里比他年纪大好几岁的战友都没对象,他还小,还要等两年再谈。
凤宁确实年纪小了点,才十七岁。而且小丫头没开窍,儿子这样的人才长相,她好像都没表现出半分忸怩不自在。儿子要是真看上凤宁了,恐怕追妻路漫漫啊。
“老盛,儿子马上就要回部队了。你不是说要给他安排你同事的女儿给他认识?怎么不提了?”贺志华问丈夫。
盛重远蹬着踏板,笑着说:“你不是也要给他介绍你同事的女儿吗?他答应了吗?”
“不同意。说自己年纪小,没那个打算。”贺志华说。
“是不大,我结婚的时候都快三十了,他才二十出
头,还年轻着呢。咱儿子一表人才,还怕娶不着媳妇?”盛重远笑着说。
“也是。”贺志华笑着说。
凤宁回到家,和父亲一起,和上水泥开始抹灶台。抹完灶台还有剩的,便将水泥抹在厨房的地面上,好方便清扫。
干活的时候,凤宁跟父亲聊天,凤金宝才知道盛重远为女儿安排了工作。他激动起来:“真的啊?让你去城里当工人?”
凤宁平静地说:“是啊。”
凤金宝说:“真的让你去城里当工人,以后就吃公家粮了?”
凤宁笑了笑:“应该是吧。”她其实能理解父亲的激动,毕竟建国三十几年来,对农村人最大的诱惑就是能吃上公家粮,这个途经非常狭窄,只有考学、当兵、招工三种,所以当凤金宝听说女儿要当工人了,怎能不激动。
凤宁自己肯定知道,八十年代的工人,最终的命运大多都逃不过下岗。像她去的这个灯笼厂,不出意外的话,也是倒闭的命运。
“那你什么时候去上班?”凤金宝问。
凤宁说:“过几天,等灯展结束之后再去,灯笼厂现在还在参加灯展。”
凤金宝喜上眉梢:“宁宁,咱们虽然救了小盛一命,但人家这么帮咱们,可不能心安理得,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人家。”
凤宁点头:“我知道,爸。”
很快,马老太就知道凤宁要去市里上班了,她是又恨又妒,没想到她竟然走了狗屎运,要去城里当工人了。
“她那么凶,迟早会被人家赶回来!”马老太只能这样诅咒凤宁。
厨房拾掇好之后,凤金宝去隔壁村请了裁缝师傅来家做衣服。凤金宝说凤宁要去城里上班,得穿点像样的,自己的就不做了,给凤宁做新衣服。 ↑返回顶部↑
凤宁欢喜地接过去:“怎么会,阿姨是没拿我们当外人,才愿意把这么好的东西送给我们。我正愁着去哪里给他们找衣服穿呢,他们肯定会很喜欢。”
这年头小孩穿旧衣服太正常了,正常情况下,除了自己兄弟姐妹的,哪里能讨得到别人的旧衣服。盛家条件好,衣服质量都不差,他们兄弟的旧衣服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要呢。
凤金宝也在一旁不住道谢。
贺志华见他们是真的喜欢,这才放了心。
凤宁将他们送到村口,盛世安叫住凤宁:“凤宁。”
凤宁抬头看着他:“嗯。你过两天就要归队了吧?祝你旅途顺利。”
盛世安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想说的话咽下去了,点了点头:“谢谢!那你多保重,工作顺心!再见!”
“再见!”凤宁朝他们挥挥手。
贺志华坐着盛重远的车走在前面,看着儿子还站在那儿依依不舍地目送凤宁,不由得轻摇一下头,儿子的心思她这当妈的是看出来了些,回来安排他相亲也不同意,说连队里比他年纪大好几岁的战友都没对象,他还小,还要等两年再谈。
凤宁确实年纪小了点,才十七岁。而且小丫头没开窍,儿子这样的人才长相,她好像都没表现出半分忸怩不自在。儿子要是真看上凤宁了,恐怕追妻路漫漫啊。
“老盛,儿子马上就要回部队了。你不是说要给他安排你同事的女儿给他认识?怎么不提了?”贺志华问丈夫。
盛重远蹬着踏板,笑着说:“你不是也要给他介绍你同事的女儿吗?他答应了吗?”
“不同意。说自己年纪小,没那个打算。”贺志华说。
“是不大,我结婚的时候都快三十了,他才二十出
头,还年轻着呢。咱儿子一表人才,还怕娶不着媳妇?”盛重远笑着说。
“也是。”贺志华笑着说。
凤宁回到家,和父亲一起,和上水泥开始抹灶台。抹完灶台还有剩的,便将水泥抹在厨房的地面上,好方便清扫。
干活的时候,凤宁跟父亲聊天,凤金宝才知道盛重远为女儿安排了工作。他激动起来:“真的啊?让你去城里当工人?”
凤宁平静地说:“是啊。”
凤金宝说:“真的让你去城里当工人,以后就吃公家粮了?”
凤宁笑了笑:“应该是吧。”她其实能理解父亲的激动,毕竟建国三十几年来,对农村人最大的诱惑就是能吃上公家粮,这个途经非常狭窄,只有考学、当兵、招工三种,所以当凤金宝听说女儿要当工人了,怎能不激动。
凤宁自己肯定知道,八十年代的工人,最终的命运大多都逃不过下岗。像她去的这个灯笼厂,不出意外的话,也是倒闭的命运。
“那你什么时候去上班?”凤金宝问。
凤宁说:“过几天,等灯展结束之后再去,灯笼厂现在还在参加灯展。”
凤金宝喜上眉梢:“宁宁,咱们虽然救了小盛一命,但人家这么帮咱们,可不能心安理得,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人家。”
凤宁点头:“我知道,爸。”
很快,马老太就知道凤宁要去市里上班了,她是又恨又妒,没想到她竟然走了狗屎运,要去城里当工人了。
“她那么凶,迟早会被人家赶回来!”马老太只能这样诅咒凤宁。
厨房拾掇好之后,凤金宝去隔壁村请了裁缝师傅来家做衣服。凤金宝说凤宁要去城里上班,得穿点像样的,自己的就不做了,给凤宁做新衣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