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2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凤宁当然不会要:“这面料给你穿还差不多,我穿多老气啊。”
  “那就做条裤子。”凤金宝说。
  “做裤子我也不喜欢,还是给你做衣服吧。我就做这一身够了,城里的衣服洋气,等我挣了钱,以后去城里做衣服。”凤宁用这个理由拒绝了他,贺志华给的毛呢面料她打算带到南安去找裁缝师父做,款式会时髦一些。
  凤松和凤柏收到了盛世明的旧衣服,两小子开心坏了,因为盛世明的衣服款式都很洋气,他们自己就把衣服给分配好了,那些不能穿的,就等着长高些再穿。
  他俩有了旧衣服,就不想做新衣服了:“我俩就不做了,给大姐做新衣服吧。”
  凤宁说:“布料都是给你们买的,颜色也不适合我,还是给你们做吧。”
  最后还是按照原来计划,给几人做了衣服,凤来人在学校没在家,她个子比凤宁稍微矮了那么两厘米,便比着凤宁的身高做的一样的尺寸。
  裁缝师傅下半年最忙,上半年则比较清闲,一请就来了。几个人的衣服做了两天,终于做完了。
  等到衣服做好的时候,也到了灯展闭幕的前一天。凤宁叫上梅香,带着做好的花灯去了南安。
  第31章 卖灯  凤宁接到灯笼厂的招工通知书后, 本来已经不打算再去卖花灯了。这几天事多,她没做出多少花灯,而且她马上就要去灯笼厂报到, 再去卖花灯, 不就等于跟自家厂子抢生意么,虽然也没有错, 但总让人觉得情商低。
  只是梅香一直惦念着要去南安看花灯, 每天还来帮忙扎花灯。凤宁不想令她失望,便决定还是去一趟。
  她打算就把花灯放在灯笼厂的摊位上寄卖,因为总共才三盏螃蟹灯,到时候顺便帮灯笼厂多卖几盏灯挽救一下情商低的形象。
  要是卖不出去,就拿去送人好了,肖主任家应该有小孩。
  星期六下午, 凤宁骑着车载着梅香去了南安。梅香坐在后面用一根竹竿挑着三盏灯笼,因为时间太过仓促,紧赶慢赶才制作出了三盏灯。
  她们午饭后才出发,主要是为了看晚上的花灯。看完花灯后,两人打算在市里住一晚。
  到了南安, 凤宁先去了政府招待所, 想去订个房间。因为政府机关的招待所可能是对特定人群开放的, 未必招待普通旅客,所以得先去问一下,要是不行,就只能住别处了。
  不过凤宁还是倾向于住招待所, 这里的安全与卫生都比较有保障。
  凤宁去前台咨询服务员, 对方说:“我们这里需要介绍信才能入住。”
  凤宁挠了挠额头,她根本就忘了这茬, 八十年代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但并未完全市场化,住酒店招待所都是需要介绍信的。她和梅香都没开介绍信,所以没法入住。
  其实介绍信就相当于身份证明,虽然国家从84年起就推行身份证,可凤宁和梅香都还没办身份证。
  凤宁从招待所出来,等在门外的梅香急忙问:“怎么样?能住吗?”
  凤宁摇头:“我没开介绍信,忘记了。没有介绍信是没法办理入住的。”
  梅香急了:“我也没想起来这茬。那怎么办?”
  “你先别着急,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人开个。实在不行,咱们就找个私人旅馆住下。”住私人旅馆是下策,因为私人旅馆安全与卫生都没法保障,夏天对付一下还可以,冬天的话,那被窝不知道有多少人睡过,跳蚤和臭虫怕是少不了,想想就起鸡皮疙瘩。
  梅香说:“你不是说私人旅馆很脏吗?要不然咱们早点走,骑车回家吧,我带了手电筒的。”
  凤宁安抚她:“别着急,先看看再说。我们先去人民公园,要是碰到熟人了,没准能帮我开个介绍信。”她想到的人是吴昌德,他多半不会拒绝。
  到了公园,凤宁正准备买票,门卫认出了她:“你不是那个卖花灯的小姑娘吗?好多天没看到你了,今天怎么又来了?”
  凤宁笑着说:“原来的花灯卖完了,这几天回去扎了三盏,朋友说想来看灯展,我就又来了。我们买票进去吧。”
  门卫说:“你就不用买了,给你朋友买一张就行。”
  “好的,谢谢了!”凤宁掏出两角钱给他,“这两天看灯的人多不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