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佬的小娘子 第3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父女俩谈话这会儿,蓝璎早注意到爹爹身后墙上悬挂着的三幅风格迥异的书法作品,只是她全没想到原来这三幅画竟“另有玄机”。
  明为挑“字”,实为选“婿”,刹那间,蓝璎的心“砰、砰、砰”狂跳不安。
  她不慌不忙走到墙壁前,将三幅书法习作细细扫了一遍,其中看得最认真的却是左边末尾处落款的题名。
  蓝璎本以为爹爹选的人肯定“非同寻常”,却没料,这三幅字的落款分别是——“青山书院文生李聿恂”、“江州散人杨君博题”、“梅城袁子谦题字”。
  李聿恂的习作是用行书写的一首《枫桥夜泊》,四行字说不上多好,但是浓墨重笔之下,每个字都规规整整,却又不失行书的秀逸灵动,规矩中自有天然的恣意潇洒,风格独特,自成一体,也是难得。
  梅城袁子谦便是袁家的那位六公子,姓袁,名恽,字子谦。蓝璎虽与他甚少接触,但他在青山书院同陈明楷关系颇近,因而陈明楷常在蓝璎面前提及他。
  袁子谦写的则是一幅小楷——“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下笔凌厉,字字华美,整体端正大气,奕奕有神,丝毫不逊于大家。所谓“一字见真功”,能写出这样一手绝美楷书,可见这位袁六公子平日没少在课业上下苦功夫,蓝璎深感钦佩。
  另一位自称“江州散人”的杨君博,蓝璎虽完全不识得,但见他那字潦草之极,笔墨所到皆随心所欲,毫无章法,一张白纸满满当当,好似道士画符,除落款,其余一个字都认不出,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蓝璎轻轻摇头,指着这一幅“狂草”,问道:“爹爹,这‘江州散人’乃何许人也?”
  蓝溥道:“此人现任江州卫指挥佥事,军户出身,其叔父正是新近迁升登州副总兵的杨敬忠。这幅字是五年前他来梅城县游玩时所书,写的是‘乐天知命’四字。”
  蓝璎骤时暗惊,原来这杨君博便是先前老媒婆口中的“小杨将军”,而他的叔父杨敬忠便是想娶她做继室夫人的杨总兵、老杨将军。
  蓝璎怔然道:“爹爹,小杨将军为何……”
  蓝溥解释道:“你姑母昨日带来一封信函,是小杨将军写给你姑父的,他在信中言辞恳切,央请你姑父做保,欲求你为妻。你姑父将这封信函重新封好转交给我,今日你便自己抉择,在这三人中,选一个。”
  蓝璎慢慢转过身,抬头重新望着眼前的三幅书法。
  李聿恂的《枫桥夜泊》、袁子谦的《进学解》、杨君博的“乐天知命”……
  忽然之间,蓝璎的脑中浮现出方才书院正门前,李聿恂下台阶踏步离去的背影。
  她心中默然一震——原来他是来找爹爹提亲的。
  难怪在书院外遇见他时,他的神色那样奇怪,整个人都好像变了似的,也不那么凶了,也不那么会说话了……
  蓝璎往外走了几步,迎着窗外照进来的温煦阳光,面朝着爹爹,神色坦然,笑容温柔。
  她道:“爹爹,璎儿愿嫁做屠户妻,荆钗布裙,一生平淡。”
  第三十九章 成亲(上)
  听到这般回答, 蓝溥的脸上没有露出任何一丝诧异之色。他默默点了点头,似乎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蓝溥沉然道:“璎儿,你也来写一幅字。”
  桌上有现成的笔墨, 蓝璎走过去,重新铺好雪白的宣纸,两端压上镇纸石。
  她抬头道:“爹爹想让璎儿写什么?”
  蓝溥这时已经走到门前,随手拉开两扇木门,屋内立刻亮堂起来。
  他背对着蓝璎, 回道:“写什么是什么, 随意即可。”
  蓝璎抬眸望了眼屋外巍峨耸立的青山,略一思索, 便执笔蘸墨,挥毫落纸。
  蓝溥回身, 见她埋头一挥而就,落笔从容, 毫无半分怯意。只片刻间, 李太白的一首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便跃然而出。
  不出所料, 蓝璎写得正是行草书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