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佬的小娘子 第33节(3 / 4)
蓝溥俯身细看,发现白纸上这寥寥数行大字既流畅洒脱又飘逸不失秀美, 刚柔兼容,比之前那封证言上的字更显灵动恣意。唯一不足, 便是笔力稍有些轻浮,整幅字缺了几分沉稳庄重之感。
看完这幅《独坐敬亭山》,蓝溥不觉又望向墙上那一幅《枫桥夜泊》。
他道:“李聿恂虽出身微寒,但尊师重道, 又懂得知恩图报, 是个心性通达之人, 只脾气急躁了些。往后你同他在一处,彼此须真诚相待,切莫在他面前耍那些浅薄无用的心计,倒让人看轻了。为父说的话,可记住了?”
蓝璎心里一阵发虚,赶紧道:“爹爹的话,女儿都记住了。”
蓝溥点了点头,欣慰道:“那便回吧,记得跟你娘说,让她今日就搬回府里住,也免得你姑母无人相陪。”
蓝溥说完又嘱咐道:“那道密旨之事,千万不可告诉你娘。”
蓝璎郑重答道:“是,女儿知道了。”
这一番长谈费尽心力,蓝璎走出这间屋子,一路穿过精舍,来到讲堂后面那几棵高大参天的梧桐树下歇脚。
时值午休时刻,蓝璎独自站在树下,周遭寂寥无人,静谧安宁。
书院仍是记忆中的样子,一切既陌生又熟悉,似乎什么都没有变。
眼前是巍峨苍茫的青山,头顶是碧蓝如洗的天空和卷舒自如的云朵,身后是出过无数秀才、举人、进士的宽阔讲堂……
蓝璎微微扬起头,闭上双眼,风吹草动,阳光温煦,如梦如幻。
回到马车上,一直静静等候着的姑母蓝琌终于忍不住。
她抓着蓝璎的手,急急问道:“怎么样?亲事定下没?那小杨将军写的信,你爹都跟你说了吧?”
马车摇摇晃晃,蓝璎端正身姿,淡然一笑。
“姑母,璎儿将嫁之人是李聿恂。”
蓝琌又惊又奇,关切道:“李聿恂?不就是刚才咱们在书院门口遇见的那位?说起来他是哪家的公子,父母双亲是何人?”
蓝璎道:“他是屠户,听说以前中过秀才,现在城南开了一家猪肉铺子。”
蓝琌愣了半晌,低声叹道:“原来是他。想来这人必是你爹为你挑中的,如此倒也不差。”
蓝璎低下头,淡淡微笑,并没有多作解释。
蓝琌默了好一会儿,等到马车快要驶进县城时,她才重又开口。
“璎儿,既然你的亲事已经定下,要嫁这人你也认可,那姑母还有一件事得跟你说。”
蓝璎听到姑母语气沉重,神色也有些冷肃,不由心一提,蓦然想起前世借住熙州时,在那莲池畔六角亭里,姑母也是这样一副无比为难的神情同她说了那些伤心无奈的话。
蓝璎道:“姑母但请直言无妨。”
蓝琌见侄女儿这般小小年纪便如此的沉着镇定,心里暗自欢喜,这才放心地同她说出正月里发生的一件大事。
原来此事却关乎到陈明楷和堂姐蓝娉婷……
蓝璎听完,脸色一阵难堪,腹内滋味杂陈,一时也不知该笑还是该叹。
这时马车已经驶进枣园巷,车轮碾过石板,辘辘作响。
姑母蓝琌劝声道:“此事现只我们几个家里长辈知道,娉婷她全不知情,仍是欢欢喜喜地等着嫁到宁国公府。陈三公子虽说任性了这一回,但闹过才懂得收心,宁国公府又最重礼教规矩,将来他待娉婷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璎儿你啊,知道有这样一件事情,也别太过放在心上。嫁了人清清静静过日子,姑母相信,你一定会过得很好。” ↑返回顶部↑
看完这幅《独坐敬亭山》,蓝溥不觉又望向墙上那一幅《枫桥夜泊》。
他道:“李聿恂虽出身微寒,但尊师重道, 又懂得知恩图报, 是个心性通达之人, 只脾气急躁了些。往后你同他在一处,彼此须真诚相待,切莫在他面前耍那些浅薄无用的心计,倒让人看轻了。为父说的话,可记住了?”
蓝璎心里一阵发虚,赶紧道:“爹爹的话,女儿都记住了。”
蓝溥点了点头,欣慰道:“那便回吧,记得跟你娘说,让她今日就搬回府里住,也免得你姑母无人相陪。”
蓝溥说完又嘱咐道:“那道密旨之事,千万不可告诉你娘。”
蓝璎郑重答道:“是,女儿知道了。”
这一番长谈费尽心力,蓝璎走出这间屋子,一路穿过精舍,来到讲堂后面那几棵高大参天的梧桐树下歇脚。
时值午休时刻,蓝璎独自站在树下,周遭寂寥无人,静谧安宁。
书院仍是记忆中的样子,一切既陌生又熟悉,似乎什么都没有变。
眼前是巍峨苍茫的青山,头顶是碧蓝如洗的天空和卷舒自如的云朵,身后是出过无数秀才、举人、进士的宽阔讲堂……
蓝璎微微扬起头,闭上双眼,风吹草动,阳光温煦,如梦如幻。
回到马车上,一直静静等候着的姑母蓝琌终于忍不住。
她抓着蓝璎的手,急急问道:“怎么样?亲事定下没?那小杨将军写的信,你爹都跟你说了吧?”
马车摇摇晃晃,蓝璎端正身姿,淡然一笑。
“姑母,璎儿将嫁之人是李聿恂。”
蓝琌又惊又奇,关切道:“李聿恂?不就是刚才咱们在书院门口遇见的那位?说起来他是哪家的公子,父母双亲是何人?”
蓝璎道:“他是屠户,听说以前中过秀才,现在城南开了一家猪肉铺子。”
蓝琌愣了半晌,低声叹道:“原来是他。想来这人必是你爹为你挑中的,如此倒也不差。”
蓝璎低下头,淡淡微笑,并没有多作解释。
蓝琌默了好一会儿,等到马车快要驶进县城时,她才重又开口。
“璎儿,既然你的亲事已经定下,要嫁这人你也认可,那姑母还有一件事得跟你说。”
蓝璎听到姑母语气沉重,神色也有些冷肃,不由心一提,蓦然想起前世借住熙州时,在那莲池畔六角亭里,姑母也是这样一副无比为难的神情同她说了那些伤心无奈的话。
蓝璎道:“姑母但请直言无妨。”
蓝琌见侄女儿这般小小年纪便如此的沉着镇定,心里暗自欢喜,这才放心地同她说出正月里发生的一件大事。
原来此事却关乎到陈明楷和堂姐蓝娉婷……
蓝璎听完,脸色一阵难堪,腹内滋味杂陈,一时也不知该笑还是该叹。
这时马车已经驶进枣园巷,车轮碾过石板,辘辘作响。
姑母蓝琌劝声道:“此事现只我们几个家里长辈知道,娉婷她全不知情,仍是欢欢喜喜地等着嫁到宁国公府。陈三公子虽说任性了这一回,但闹过才懂得收心,宁国公府又最重礼教规矩,将来他待娉婷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璎儿你啊,知道有这样一件事情,也别太过放在心上。嫁了人清清静静过日子,姑母相信,你一定会过得很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