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第40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直到15年,以北大校园作为起点,逐渐把市场扩大到了京城的各大高校之中,将自己立足于高校的商业模式成功践行。
  并且凭借着这份成绩,先后拿到了融资鼓励,随后开始了小黄车的一路狂奔,只有跑得足够快的人,才能够得到一轮又一轮的融资。
  油箱里加满了油,这油门踩起来自然是动力十足,仅仅只花了极短时间,就从五百万订单翻了个番,达到了一千万订单!
  并且在拿到了共享经济当之无愧的头部玩家,滴滴出行的战略投资之后,小黄车无疑是更加意气风发,势不可挡。
  毕竟作为共享经济的后来者,能够得到滴滴出行的肯定,四舍五入可不就是被“钦定”的共享单车no.1吗?
  而借着暑假这个高校空窗期,小黄车背后的工厂已经上足了发条,开始全功率生产小黄车的订单,准备借着暑假这个空窗期,一举拿下高校市场。
  届时,有了这么一块无比稳固的大后方作为底气,进可攻退可守,再开启城市出行计划,进一步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胜势!
  至于已经进驻京城市场的摩拜单车,对于戴伟来说,完全不足为惧,等到小黄车从高校之中涌出之际,自然能够横扫八荒。
  毕竟,摩拜单车的造车成本高昂,永远是摩拜单车最大的“硬伤”!
  哪怕是轻量版本的诞生,同样的价格依旧能够让小黄车生产3、4辆共享单车,在占领市场方面,数量的优势,显然要远远大于质量。
  尤其是对于共享单车这种产品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数量,又如何实现“共享”的概念呢?
  如果不能让用户随取随用,无时不刻都能够享用到共享单车的便利,那跟束之高阁的理念有什么区别呢?
  不过,虽然小黄车开始了扩张战略,但是戴伟作为掌舵者,始终坐镇在京城这个主战场里,发挥着团队大脑的作用。
  而摩拜单车在他眼皮底下的一系列营销动作,戴伟自然不可能熟视无睹,“vr寻宝”的活动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
  毕竟骑单车的同时,还有机会可以得到现金奖励,亦或者是其他奖励,甭管是什么,反正都是“白嫖”得来的,何乐而不为呢?
  完全是给枯燥无味的通勤路上,增添了一丝未知的期待感和喜悦,如果运气好能够得到稀缺奖励,还能够发到朋友圈里炫耀一下,发挥一下社交货币的作用……
  如此看来,可谓是一石数鸟,对于打工人来说,又怎么会拒绝这样的诱惑呢?
  因此,戴伟肉眼可见的发现,公司楼下的摩拜单车数量,日渐增多,就连公司里的一众员工,都有不少开始使用摩拜单车的迹象!
  这糖衣炮弹,都已经打到自家门口来了,这让戴伟不得不正视这个对手。
  只不过,能够将“飞龙骑脸”的小黄车硬生生搞黄,戴伟的正视方法显然也跟常人不一样。
  戴伟重视的并不是摩拜本身,只是他想破头都没有想明白的一点,无疑就是周东升这个同样是小黄车早期投资人之一的投资者。
  怎么就没有想过给小黄车倾斜一点资源呢?什么好处都给摩拜单车拿去了,真就爹不亲娘不爱呗。
  想到这里,戴伟内心愈发不岔,突然思绪一转,联想起了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维维……
  一切疑惑似乎又随之迎刃而解,虽然这么想有些离谱,但是说不定周东升这年轻人的口味就是那么离谱呢?
  无论是猪厂资本的入局,还是如今搭建起四家联手的“vr寻宝”营销活动,显然都是周东升的手笔。
  毕竟在东升投资对外披露的公开消息上,这四家最大的共通之处,无疑都是得到了周东升的投资。
  而周东升如此大费周章的为摩拜单车搭建舞台,显然是倾注了不少心血,如果不是真的看好摩拜单车,那就只能考虑其他原因了……
  显然,在戴伟看来,倘若是在摩拜单车和小黄车之间二选一,选一百遍都必然是选择小黄车,完全没有理由选择前者。
  因此,用其他原因开脱,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面对摩拜单车铺天盖地的营销,戴伟自然也是怡然不惧,不就是砸钱吗?谁还没有似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