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力消蒙昧(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万一届时学校建好了,但没有多少学生来呢?”隗达又问。
  这是极有可能的。
  “对于不够自觉又没有觉悟的人来说,就只能用制度来约束了。所以,我们需要拟定一条规定——凡不将适龄儿童送至学校接受学习的家长便要接受重罚,其罚款的数目要远超过该儿童的学费。”
  “这肯定不行,因为有些人家根本连学费都交不起的,假如要罚款的话就肯定会逼得他们走极端道路的。”隗达连连摆手说。
  “臣女还有补充,臣女刚才所说的那条规定适用的是有正常收入的人家,假如像您刚才所说的那种连学费都交不起的家庭我们则可以将学费适当减半甚至免除,因此臣女列了一张表,里面有关于学费减半或免除的标准,请大王过目。”喜臻一边说一边将计划书交给他。
  隗达看了这份计划书后竟无理反驳。
  因为这是一份顾及到了全民各个阶层的计划,堪称是他接触过的普及率最大的一份。
  如果将这个教育计划实施下去肯定会大得民心的。
  “大王试想一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过后,球国人一代比一代更有知识和远见了,那时又何需再愁国家富强的问题?”
  “是啊!你说得对,孤即日便与众臣们开会讨论,争取早日落实。”
  “好的,多谢大王!”
  “应该是孤感谢你才对,你为球国人干了几件实实在在的大事。”
  喜臻微笑。
  “那么,近期内除了要推行这项政策之外,广安候还有其它什么政策要出台么?”隗达又问。
  “当然还有,不过得先将教育的问题给落实了再算,不能一下子太急进了。”
  “好吧。”
  普及全民教育的决议在大臣中形成了剧烈的反响,反对和赞成的声音都一样多,双方据理力争,谁也不服谁,最后隗达只好请喜臻亲自出面来讲解了。
  “《说文解字》中有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有教有育,则全民的自身素质都能得到提高,这是何等重要又有意义的事啊!一个国家,百姓是根本,百姓的素质提高了,则整个国家的素质也会提高。也许它短时期内看不到什么大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却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喜臻面对着上百位大臣面色淡定地阐述着她的主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