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927节(2 / 4)
西夏那边,杨沂中、李昱二人,已把两翼敌骑搅乱。
杨进、刘正彦率兵冲到西夏军阵前,大约15步时朝着西夏步兵射箭,继而划过优美弧线掠过步兵大阵的左右两厢。
步战长枪比他们的骑枪更长,但两厢步兵来不及转向,大明骁骑从侧面掠过时出枪捅刺。那里本来应该有西夏骑兵保护,但已经被杨沂中、李昱给搅乱,杨进、刘正彦冲掠过步兵冲过去,反而在持续冲击西夏骑兵。
李察哥没想到韩世忠打得这么野,居然一开始便投入大量精锐,他吓得连忙调动铁鹞子和强弩兵。
一千五百铁鹞子带着五千轻骑,迎面向杨沂中的一千五百骁骑撞去。此时此刻,杨沂中刚杀穿三千西夏轻骑,等于是腹背受敌遭到三面夹攻。
铁鹞子凶名在外,毕竟属于重骑,杨沂中可不敢硬碰硬。
他在敌军形成合围前,变向朝着侧前方的西夏轻骑冲去。杨沂中付出两百多骁骑被围剿的代价,强行冲破那股西夏轻骑,绕向更外侧跟上前接应杨进汇合。
与此同时,杨沂中下令吹号,提醒韩世忠铁鹞子出动了。
就在大量西夏骑兵围追杨沂中、李昱、杨进、刘正彦四部时,之前败退的大明草原骑兵,重新冲向西夏的步兵大阵轮番射箭。
西夏强弩兵背着盾牌上前,他们打开盾牌后方支架,把大盾竖在前方挡箭,自己躲在盾后装填箭矢。
一轮一轮强弩齐射,大量草原骑兵中箭倒下。
“李将军,拜托了。”韩世忠说道。
李世辅带着三百重骑及其扈从骑兵,默默跟在岳飞、徐庆、王贵三人的骁骑后面。
岳云紧张而激动,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
第946章 岳飞冲阵
辽国也有铁鹞子,属于皇室、宗室、贵族的私人卫队。
西夏铁鹞子最初就是模仿辽国,后来又吸收了喀喇汗国的重骑兵特点。
它的铠甲很厉害,全部采用冷锻技术。
韩琦曾经派人做实验收取数据,用强弩射六十步外的铁鹞子甲。基本射不进去,偶有一两支射入,都是恰巧遇到札甲缝隙。
沈括则说,西夏铁鹞子的冷锻甲,相比宋辽甲胄可减重三分之二且防御力不减。这个数据多半有些夸张,但西夏冷锻甲重量更轻是肯定的。
近几年来,大明生产的重装棉甲,内衬铁片也采用水锤配合人工冷锻。
至于铁鹞子的战马,多来自甘州马场。如果换个名字,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山丹马场!
西夏的甘州马场,比山丹马场的规模更大。
但宋夏百年战争,军马消耗量太大。尤其是宋军夺取天都山,西夏失去了那里的养马地,不得不从河湟购买战马补充。接着宋军又夺取河湟,西夏只能提高其他地区的养马量。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真正让西夏缺马的原因,是官营马场被蚕食侵占!
李元昊当年要马不要粮,没粮了就出兵去抢。
可抢粮食终归不稳定,百年之后,马政败坏,许多牧场被开垦为农田。没有开垦为农田的,也日趋减少养马量,改为提高牛羊的数量,比如甘州马场即如此。
这种状况,直到李仁孝改革才得以扭转。
李仁孝甚至在新法当中,专门制定甘州马场的相关条令,禁止私人侵占蚕食马场,禁止马场擅自多养牛羊。 ↑返回顶部↑
杨进、刘正彦率兵冲到西夏军阵前,大约15步时朝着西夏步兵射箭,继而划过优美弧线掠过步兵大阵的左右两厢。
步战长枪比他们的骑枪更长,但两厢步兵来不及转向,大明骁骑从侧面掠过时出枪捅刺。那里本来应该有西夏骑兵保护,但已经被杨沂中、李昱给搅乱,杨进、刘正彦冲掠过步兵冲过去,反而在持续冲击西夏骑兵。
李察哥没想到韩世忠打得这么野,居然一开始便投入大量精锐,他吓得连忙调动铁鹞子和强弩兵。
一千五百铁鹞子带着五千轻骑,迎面向杨沂中的一千五百骁骑撞去。此时此刻,杨沂中刚杀穿三千西夏轻骑,等于是腹背受敌遭到三面夹攻。
铁鹞子凶名在外,毕竟属于重骑,杨沂中可不敢硬碰硬。
他在敌军形成合围前,变向朝着侧前方的西夏轻骑冲去。杨沂中付出两百多骁骑被围剿的代价,强行冲破那股西夏轻骑,绕向更外侧跟上前接应杨进汇合。
与此同时,杨沂中下令吹号,提醒韩世忠铁鹞子出动了。
就在大量西夏骑兵围追杨沂中、李昱、杨进、刘正彦四部时,之前败退的大明草原骑兵,重新冲向西夏的步兵大阵轮番射箭。
西夏强弩兵背着盾牌上前,他们打开盾牌后方支架,把大盾竖在前方挡箭,自己躲在盾后装填箭矢。
一轮一轮强弩齐射,大量草原骑兵中箭倒下。
“李将军,拜托了。”韩世忠说道。
李世辅带着三百重骑及其扈从骑兵,默默跟在岳飞、徐庆、王贵三人的骁骑后面。
岳云紧张而激动,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
第946章 岳飞冲阵
辽国也有铁鹞子,属于皇室、宗室、贵族的私人卫队。
西夏铁鹞子最初就是模仿辽国,后来又吸收了喀喇汗国的重骑兵特点。
它的铠甲很厉害,全部采用冷锻技术。
韩琦曾经派人做实验收取数据,用强弩射六十步外的铁鹞子甲。基本射不进去,偶有一两支射入,都是恰巧遇到札甲缝隙。
沈括则说,西夏铁鹞子的冷锻甲,相比宋辽甲胄可减重三分之二且防御力不减。这个数据多半有些夸张,但西夏冷锻甲重量更轻是肯定的。
近几年来,大明生产的重装棉甲,内衬铁片也采用水锤配合人工冷锻。
至于铁鹞子的战马,多来自甘州马场。如果换个名字,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山丹马场!
西夏的甘州马场,比山丹马场的规模更大。
但宋夏百年战争,军马消耗量太大。尤其是宋军夺取天都山,西夏失去了那里的养马地,不得不从河湟购买战马补充。接着宋军又夺取河湟,西夏只能提高其他地区的养马量。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真正让西夏缺马的原因,是官营马场被蚕食侵占!
李元昊当年要马不要粮,没粮了就出兵去抢。
可抢粮食终归不稳定,百年之后,马政败坏,许多牧场被开垦为农田。没有开垦为农田的,也日趋减少养马量,改为提高牛羊的数量,比如甘州马场即如此。
这种状况,直到李仁孝改革才得以扭转。
李仁孝甚至在新法当中,专门制定甘州马场的相关条令,禁止私人侵占蚕食马场,禁止马场擅自多养牛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