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2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两条生产线还是我在广交会上谈下来的呢!”
  于之江调侃:“叶厂长,你都去新单位了,还想把这两条生产线抢过去啊?”
  “我不抢,但咱两个厂合作一次咋样?”叶满枝笑眯眯道,“食品厂的厂区已经饱和了,没有车间能用来生产果酱。我们曙光厂可以提供地皮、厂房和工人,食品厂提供生产线,咱们一起开个果酱厂咋样?”
  第190章
  参加广交会的时候, 叶满枝用浓缩果汁生产线,跟其他省份换来了两条果酱生产线。
  彼时汽水厂的建设接近尾声,按照她的计划, 汽水车间腾出地方以后,正好可以用来充当果酱车间。
  然而, 突然签下的大量宴席菜订单, 让厂里发现了华人市场的潜力, 于是汽水车间变成宴席菜车间。
  新来的果酱生产线没了容身之处。
  “于厂长, 安阳县在城西,虽然距离市区远, 但距离水果产地很近。”叶满枝介绍道, “咱们滨江比较适合生产苹果酱和草莓酱, 而安阳县下面有两个公社能种植草莓。在地理位置上, 其实比食品厂更有优势。”
  于之江一脸认同道:“接到省外贸局的电话以后,我就想过厂房的问题。食品厂已经没有空地了, 铁定要另外选址建厂。我昨天还跟蒋厂长说, 既然要建厂, 那咱就建在原料产地旁边吧, 水果摘下来直接进厂, 连长途运输费都省了。”
  叶满枝:“……”
  曙光厂在县城, 无法实现原料直接进厂。
  看来人家不想合作呀, 想让她知难而退呢!
  于之江的确不太想跟外人合作。
  他刚来食品厂当厂长,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还没烧起来。
  而前任厂长牛恩久把食品厂经营得太好了,产品覆盖面很广, 继任者若想做出成绩其实是很难的。
  他来了厂里以后,一直在苦寻突破口。
  没想到前几天却突然接到了省外贸局的通知——省里要将两条果酱生产线交给食品厂!
  这不就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嘛!
  他现在正需要搞个大动作, 在厂里树立威信。
  这两条生产线的到来,真的是及时雨!
  叶满枝大概能猜到对方的心思,她笑着说:“于厂长,在水果产地附近建厂是个好办法,但是距离水果产地太近,也是有一定副作用的。”
  “咱们厂常年与好几个公社签订水果采购合同,其实是为了分散风险,以防遇到荒年歉收的情况。如果将果酱厂安排到某个公社境内,相当于完全依赖当地的原料供应,一旦遇到荒年,或是当地改种其他作物,那果酱厂就会变得十分被动。”
  “而且公社以下的交通条件很差,马路几乎全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和土路,而出口的果酱需要装进玻璃罐。无论是运进空罐,还是运出成品,都会在运输途中增加损耗风险。”
  “于厂长,曙光厂地处安阳县,通往市区的马路全是平整的土路和柏油马路,既靠近原料产地,又方便运输。这可比在农村建厂便捷多了。”
  她觉得于之江其实挺有水平的,但是常年在厅机关工作,缺少点基层经验。
  一时考虑不到生产中的某些细节。
  当然,也有可能是人家为了搪塞她,随便找来的托辞。
  于之江不想与外人合作,可他这番话并不全是搪塞叶满枝。
  他这几天正在考虑在农村建分厂的可行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