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3 / 3)
章绶撑着身子缓缓站起来,与戚照砚相对而立,稍稍抬头,仰视着他,说:“是因为长公主殿下,是吗?”
戚照砚心弦一颤,却没有否定章绶这句话。
可真得是因为荀远微吗?他自己心中是不敢确定的。
若说是,他分明因为三年前荀远微将自己救回来的事情心怀偏见,可若说不是,在大雪覆盖了双目所至的时候,他又那么希望荀远微活着。
“我老了,即使想涉足这件事,也是无能为力,但你不同,你和殿下尚且年轻,你若还记得你弱冠的时候,他和你说过什么,不如顺着自己所想去做。”章绶说着握住他的小臂。
两人都心知肚明,章绶说的“他”,是指周冶。
戚照砚动了动唇,还想说些什么,章绶却先他一步说:“不要想太多,莫看来时路。”
章绶说完这句话,又没忍住咳嗽了起来,戚照砚不敢再说旁的,只好匆匆将他扶上榻,替他掖好被子,收拾好桌上的笔墨纸砚,离开了章宅。
他走回自己家中时,不由得问自己:真得如老师所说的那般,还迟迟没有放下吗?
在他看到自己门前楹联上的那句“孤臣危涕,孽子坠心”的时候,他的面前又隐约出现了荀远微的身影。
几乎是鬼使神差的,他回到屋中后,又打开了那个被他封锁了三年的木箱子,从里面翻出了一卷布帛,布帛里面还包裹着一只铜铃。
戚照砚将那卷布帛连带着铜铃一同拿到了桌前有些暗沉沉的孤灯底下。
几种不同色彩拼成的布帛因为积年累月的不见光,上面的色彩已经有些暗淡,墨痕也几乎要渗进布帛里去,这卷布帛的内容,他即使是闭上眼,也还能记得其中的内容。
是他出使靺鞨回来的那一年,先帝破格将堪堪弱冠的他任命为门下省给事中的手诏。
算上前朝,他是第一个在弱冠之年担此重任的人,那只铜铃,则是当年出使靺鞨时,所持的符节上掉落下来的一只,先帝便将那只铜铃也一并赐给了他。
铜铃上沾染了灰尘,但在烛火的映照下,还隐隐有着光芒。
戚照砚垂眼看着那只铜铃,铜铃的表面上映出他模模糊糊的脸来,他一时竟快要分不出来现在是二十岁的戚照砚,还是二十五岁的戚照砚。
他抬手捏住那只铜铃,轻轻摇晃了两下,却正好与门外走过的打更人敲响的铜锣声相重合。
戚照砚的神思一时有些恍惚。
戚令和的声音又在他耳畔响起。
“哥哥,你从靺鞨回来的时候,走的是哪条路啊?”
当时尚且挽着双髻的戚令和坐在自己对面,托腮看着他,笑吟吟地问出这句。
“从云州回来的。”
戚令和想了想,问道:“云州?我还没有去过,那是不是离武州很近呀?” ↑返回顶部↑
戚照砚心弦一颤,却没有否定章绶这句话。
可真得是因为荀远微吗?他自己心中是不敢确定的。
若说是,他分明因为三年前荀远微将自己救回来的事情心怀偏见,可若说不是,在大雪覆盖了双目所至的时候,他又那么希望荀远微活着。
“我老了,即使想涉足这件事,也是无能为力,但你不同,你和殿下尚且年轻,你若还记得你弱冠的时候,他和你说过什么,不如顺着自己所想去做。”章绶说着握住他的小臂。
两人都心知肚明,章绶说的“他”,是指周冶。
戚照砚动了动唇,还想说些什么,章绶却先他一步说:“不要想太多,莫看来时路。”
章绶说完这句话,又没忍住咳嗽了起来,戚照砚不敢再说旁的,只好匆匆将他扶上榻,替他掖好被子,收拾好桌上的笔墨纸砚,离开了章宅。
他走回自己家中时,不由得问自己:真得如老师所说的那般,还迟迟没有放下吗?
在他看到自己门前楹联上的那句“孤臣危涕,孽子坠心”的时候,他的面前又隐约出现了荀远微的身影。
几乎是鬼使神差的,他回到屋中后,又打开了那个被他封锁了三年的木箱子,从里面翻出了一卷布帛,布帛里面还包裹着一只铜铃。
戚照砚将那卷布帛连带着铜铃一同拿到了桌前有些暗沉沉的孤灯底下。
几种不同色彩拼成的布帛因为积年累月的不见光,上面的色彩已经有些暗淡,墨痕也几乎要渗进布帛里去,这卷布帛的内容,他即使是闭上眼,也还能记得其中的内容。
是他出使靺鞨回来的那一年,先帝破格将堪堪弱冠的他任命为门下省给事中的手诏。
算上前朝,他是第一个在弱冠之年担此重任的人,那只铜铃,则是当年出使靺鞨时,所持的符节上掉落下来的一只,先帝便将那只铜铃也一并赐给了他。
铜铃上沾染了灰尘,但在烛火的映照下,还隐隐有着光芒。
戚照砚垂眼看着那只铜铃,铜铃的表面上映出他模模糊糊的脸来,他一时竟快要分不出来现在是二十岁的戚照砚,还是二十五岁的戚照砚。
他抬手捏住那只铜铃,轻轻摇晃了两下,却正好与门外走过的打更人敲响的铜锣声相重合。
戚照砚的神思一时有些恍惚。
戚令和的声音又在他耳畔响起。
“哥哥,你从靺鞨回来的时候,走的是哪条路啊?”
当时尚且挽着双髻的戚令和坐在自己对面,托腮看着他,笑吟吟地问出这句。
“从云州回来的。”
戚令和想了想,问道:“云州?我还没有去过,那是不是离武州很近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