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3 / 3)
两口子心里都打定主意以后多做好事儿,少做坏事儿。
--
从张家出来,林进宝忍不住问江盼:“竹筒真要让他们家做啊,我的意思是说咱们晚上回来可以自己做,没必要多花那笔钱。”
“也不是多花钱,以后咱们会越来越忙,我还有其他打算,这些琐碎又占用时间的事,就交给别人做,性价比更高。”
林进宝不懂什么是性价比,就是觉得这钱花的冤枉:“但一文钱十个是不是不太划算啊,竹子又不要钱,竹筒做起来也快。”
江盼担心林进宝一想一天要三百个竹筒就是三十文,比自己工钱还高,想跑去做竹子。
便跟说起他的打算:“你不要觉得做竹筒赚的多,就想去做竹筒。先不说我到时候还打算给你奖金,我还想让你跟着我学点东西,等以后你自己支撑起一个摊子,不比天天砍竹子好?”
林进宝:“我没有这样想,没想砍竹子,我是想跟着你的。我只是觉得你挣钱不容易,这个钱花的冤枉。实在不行找爷爷和我爹做这个,他们和我娘不一样,反正在家里也没事,他们不用给钱……”
“进宝,”江盼打断他:“先不说不给钱你娘知道了会咋样,就是你娘答应,我也不愿意。我情愿花钱做这个事,也不愿跟所谓的亲人搅合在一起。”
“你和二嫂自不必说,我信你们的人品,再加上我跟你们也是要谈钱的。至于你家其他人,就还是各自安好吧。”
想了想又道:“你也记好了,能用钱解决的事,都尽量别扯关系。除非你对对方有除了钱意外的图谋。”
这跟林进宝以往的认知不一样。
在村子里,有点什么都是亲戚之间互相帮衬,从没有听说过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要扯关系之类的话。
江盼看他一脸便秘的表情,就知道这观点对他冲击不小。
也能理解,毕竟从小到大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所接受的所看到的都是亲戚间的各种往来,一时不能接受这么前沿的观点也正常。
江盼不管他现在如何纠结,想通后能接受一二也不枉他耐心教他。 ↑返回顶部↑
--
从张家出来,林进宝忍不住问江盼:“竹筒真要让他们家做啊,我的意思是说咱们晚上回来可以自己做,没必要多花那笔钱。”
“也不是多花钱,以后咱们会越来越忙,我还有其他打算,这些琐碎又占用时间的事,就交给别人做,性价比更高。”
林进宝不懂什么是性价比,就是觉得这钱花的冤枉:“但一文钱十个是不是不太划算啊,竹子又不要钱,竹筒做起来也快。”
江盼担心林进宝一想一天要三百个竹筒就是三十文,比自己工钱还高,想跑去做竹子。
便跟说起他的打算:“你不要觉得做竹筒赚的多,就想去做竹筒。先不说我到时候还打算给你奖金,我还想让你跟着我学点东西,等以后你自己支撑起一个摊子,不比天天砍竹子好?”
林进宝:“我没有这样想,没想砍竹子,我是想跟着你的。我只是觉得你挣钱不容易,这个钱花的冤枉。实在不行找爷爷和我爹做这个,他们和我娘不一样,反正在家里也没事,他们不用给钱……”
“进宝,”江盼打断他:“先不说不给钱你娘知道了会咋样,就是你娘答应,我也不愿意。我情愿花钱做这个事,也不愿跟所谓的亲人搅合在一起。”
“你和二嫂自不必说,我信你们的人品,再加上我跟你们也是要谈钱的。至于你家其他人,就还是各自安好吧。”
想了想又道:“你也记好了,能用钱解决的事,都尽量别扯关系。除非你对对方有除了钱意外的图谋。”
这跟林进宝以往的认知不一样。
在村子里,有点什么都是亲戚之间互相帮衬,从没有听说过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要扯关系之类的话。
江盼看他一脸便秘的表情,就知道这观点对他冲击不小。
也能理解,毕竟从小到大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所接受的所看到的都是亲戚间的各种往来,一时不能接受这么前沿的观点也正常。
江盼不管他现在如何纠结,想通后能接受一二也不枉他耐心教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