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1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目前来看,在这方面大明的科研体系还是很健康的。
  随着大批优秀学生学有所成,在新发现方面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
  比如他们对空气的组成进行研究,成功分离出了氮、氧、二氧化碳,还有部分稀有气体。
  阿合马就参与了空气研究实验室,并和队友一起分离出了氢气。
  在生物学研究方面,也有着重大进步。
  比如在陈景恪的提示下,他们已经成功弄出了青霉素和链霉素。
  这两种药物的问世,意义有多大稍微了解过的都知道。
  除了这些,机械领域他们也同样有研究。
  毕竟这个世界第一台正式蒸汽机,就是他们手搓出来的。
  之后又手搓出了第一台机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还弄出了抽水机。
  后来这方面逐渐被剥离,弄了个蒸汽机研究院。
  蒸汽机研究院可不只是研究蒸汽机,同时还研究蒸汽机的应用。
  他们就搞出了蒸汽机带动的锯子、冲压机等等。
  不过,虽然被剥离出去了一部分,并不代表就放弃这一块了。
  恰恰相反,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研究制造机器的机器上面,也就是机床。
  每隔一两年,都会有新一代机床出现。
  就在半年前,他们研究出了丝杠传动机床。
  就是我们常见的一个大螺丝杆,来回转动调整刀架的机床。
  这个发明对机床领域来说,是划时代的。
  将来撰写工业发展史书的时候,必然会大书特书。
  只不过眼下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就连陈景恪都不知道这一点,毕竟他不是搞机械的,对这方面了解有限。
  今天他来研究中心,属于是被邀请过来的。
  陈修远兴奋的道:“院长您看,这就是我们研究出来的小型蒸汽机。”
  陈景恪看着眼前这一台六尺长,五尺高,四尺宽的长方体机械,也不禁露出兴奋的表情。
  虽然他对机械方面了解不多,可也知道发动机小型化的意义。
  可以说,这是蒸汽机从国家走向民间的基础。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以蒸汽为动力的作坊出现,甚至蒸汽抽水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普及。
  从蒸汽机发明那天开始,就一直在研究小型化。
  只是受限于材料和加工精度等方面的问题,始终无法弄出实用性小型蒸汽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