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978节(2 / 4)
李瑄吩咐裴灵溪等女,自己在附近游玩,等待车马下船。
他则带着随从官吏,和常铉一起,在大运河通济渠连接淮水之处观察,看着大运河平缓的水流接连淮水,向常铉询问道。
“回至尊,临淮有四万七千零七十二户,共二十八万七千三百人。”
常铉向李瑄回答,如数家珍。
临淮郡人口不少,但也只是相对的。
曾经的临淮郡属于河南道,在河南道中,除了齐鲁的那几个偏僻郡。临淮郡可以竞争倒数第一。
华北平原,自古以来,都是华夏最富庶的地方。
从地形上看,临淮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467章 了解南方郡县,清明之郡
“粮食的价格如何?”
李瑄再次向常铉问道,这是他在路过地方,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大唐幅员辽阔,山河阻隔,使各地粮食往往一定差别。
“回至尊,临淮地区斗米三十钱。”
常铉向李瑄回答道。
李瑄点了点头。
粮食的价格,不可能再回到贞观时期。
谷贱伤农,现在农民都有地,若粮食太便宜,对农民来说并非好事。
而且市籍的取销,使一部分有想法的百姓,放弃耕种,成为商人。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工商,把南面的货物,运送到北面,基本都能赚到钱。
如果进行买卖的人变多,赚钱减少,或需要经营手段,那些想挣钱的百姓只能重新种地,或者成为工匠。
这也是发展工商,不可避免的途径。
“大唐中央银行,有无建立到临淮?”
李瑄又问常铉此问题。
“乾元四载时,大唐中央银行在临淮城建立,并于城中建立钱库。连平民百姓都有将钱财暂存于银行,临淮是大运河的重要中转之一,从去年开始,银行内结算货币的商人络绎不绝。”
常铉向李瑄回答道。
银行的设立,使工商更活跃。
朝廷亲自背书的大唐中央银行,经过李瑄的多次运作,已经建立信用体系。
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商人工匠,都放心将钱财存入银行之中。
就等着大唐储存更多的金银,发行更方便,更利于经济发展的金币与银币。
“临淮的乡学建立地如何?” ↑返回顶部↑
他则带着随从官吏,和常铉一起,在大运河通济渠连接淮水之处观察,看着大运河平缓的水流接连淮水,向常铉询问道。
“回至尊,临淮有四万七千零七十二户,共二十八万七千三百人。”
常铉向李瑄回答,如数家珍。
临淮郡人口不少,但也只是相对的。
曾经的临淮郡属于河南道,在河南道中,除了齐鲁的那几个偏僻郡。临淮郡可以竞争倒数第一。
华北平原,自古以来,都是华夏最富庶的地方。
从地形上看,临淮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467章 了解南方郡县,清明之郡
“粮食的价格如何?”
李瑄再次向常铉问道,这是他在路过地方,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大唐幅员辽阔,山河阻隔,使各地粮食往往一定差别。
“回至尊,临淮地区斗米三十钱。”
常铉向李瑄回答道。
李瑄点了点头。
粮食的价格,不可能再回到贞观时期。
谷贱伤农,现在农民都有地,若粮食太便宜,对农民来说并非好事。
而且市籍的取销,使一部分有想法的百姓,放弃耕种,成为商人。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工商,把南面的货物,运送到北面,基本都能赚到钱。
如果进行买卖的人变多,赚钱减少,或需要经营手段,那些想挣钱的百姓只能重新种地,或者成为工匠。
这也是发展工商,不可避免的途径。
“大唐中央银行,有无建立到临淮?”
李瑄又问常铉此问题。
“乾元四载时,大唐中央银行在临淮城建立,并于城中建立钱库。连平民百姓都有将钱财暂存于银行,临淮是大运河的重要中转之一,从去年开始,银行内结算货币的商人络绎不绝。”
常铉向李瑄回答道。
银行的设立,使工商更活跃。
朝廷亲自背书的大唐中央银行,经过李瑄的多次运作,已经建立信用体系。
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商人工匠,都放心将钱财存入银行之中。
就等着大唐储存更多的金银,发行更方便,更利于经济发展的金币与银币。
“临淮的乡学建立地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