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03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平生孝友忠信,自少至老,语未尝妄。
  曾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
  苏轼曾经评论过司马光之所以感人心动天地者,概括起来就两个字,曰诚曰一,当时的知识分子以为笃论。
  但是事情又得两边看,诚者近迂,一者近执,又迂腐又执拗的人做宰相,对国家不一定就是什么好事情。
  不管如何,好歹事情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这个时空元祐元年的九月里,司马光在上到高滔滔和赵煦,下到天下万民,甚至是外国君臣的心目中,都是人臣典范。
  司马光指明让苏油治丧,很难说内心里没有利用自己的名声,帮苏油刷最后一次光环的想法。
  方向不一定对,但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是无疑的。
  不过苏油并不感恩,甚至还有些哭笑不得。
  因为这一年多来,他为了拖延狙击司马光,可以说绞尽脑汁费尽心力。
  如果老头在天之灵得知苏油对他的死甚至感到了一分庆幸的话,不知道会不会也一样的啼笑皆非。
  苏油回到京中第一件事就是上书朝廷,司马公的丧期与神宗皇帝配享明堂的吉期相冲突,申请将司马公的治丧之期延后一日,方便百官致奠。
  程颐在经筵讲学,多用古礼。苏轼谓其不近人情,深疾之,每加玩侮。
  程颐与台谏交好,苏轼在翰林学士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两者因此关系越来越恶。
  真实历史上明堂降赦,臣僚称贺完毕后,两省官欲往奠光,程颐以为不可,搬出古礼道:“子于是曰,哭则不歌。”
  坐客有难之者曰:“孔子言哭则不歌,不言歌则不哭。”
  大苏就在旁边说了句俏皮话:“此乃枉死市叔孙通所制礼也。”
  当时众皆大笑,两人遂成嫌隙。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锁院
  后来朝廷为司马光在大相国寺举行国祭,大苏前去,发现置办的是素食,便问道:“正叔不好佛,胡为食素?”
  程颐回答:“礼,居丧不饮酒食肉,忌日,丧之余也。”
  苏轼令置办肉食,又说了一句俏皮话:“为刘氏者左袒。”
  这是一个典故,刘邦吕后死后,周勃陈平商量解除诸吕军权,立孝文帝。
  当时周勃入军中宣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
  军中尽皆左袒为刘氏,周勃于是掌握军权,铲除了诸吕。
  此言一出,范祖禹、朱光庭、贾易等人选择吃素,秦观、黄庭坚等人选择吃肉,从此正式割裂为两个分明的阵营,形成了后来的“洛党”与“蜀党”。
  现在苏油先来一道上书,直接将这苗头给掐死。
  高滔滔命礼院择期。
  己未,朝献景灵宫。辛酉,大享明堂,以神宗配。
  壬戌,苏油为司马光治丧,太皇太后携赵煦,两省以上官亲往祭奠。
  仪式举行得庄严隆重,之后苏颂上表乞老,请求外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