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10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从来就不会给朝廷增加任何负担。”高滔滔说道:“如朝臣皆是这般清慎,哪里又有这场风波?”
  赵煦低眉顺目:“因此更要太皇太后出旨,底定朝堂。”
  辛巳,太皇太后独遣中使赐苏辙诏,谕令早入省供职。
  丁丑,又诏臣下当清慎不党,重申都省都堂两议之制,并以吕大防,刘挚驰废制度于先,畏讥避事于后,各罚铜三十斤。
  吕大防、刘挚诣合门谢罪,高滔滔却又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促二人入省视事。
  一场风波到此平息。
  壬寅,左正言姚勔外放蒲州、右正言虞策外放绛州,郑雍判太常寺、杨畏判国子监。
  癸卯,以之前所出诸恩皆未及瑶华宫,有干清和,特旨加奉千缗。
  两个徐邸官到底没有放出京城,不过瑶华宫乃是赵颢原配冯氏和离后出家,戴发修行的地方,高滔滔此举其实就是对赵颢的敲打。
  赵頵知道后好开心,母亲大人真好,这次到底没将哥俩捆在一起吊打了!
  丁亥,以孙迥知北外都水丞,提举北流;李伟权发遣北外都水丞,提举东流。
  苏油回到大名之后,上章提了几个建议,第一条就是考查整修河北诸路水道,提振运力。
  故而两位都水丞的任务,除了巩固黄河新旧二线,还要整治新旧二线之间的诸多水道,保障朝廷从两淮支援河北的重要通道。
  苏油的第二条建议却是河北路将领资历过高,监军童贯身份不足监劾老将,而西路李宪久守边陲,应该轮换,请朝廷将两人作为交换,以李宪为河北监军,以童贯为西北监军。
  李宪已经五十六岁,童贯才三十七岁,一个资历老,一个年富力强,西征是苦活,应当年轻的顶上,朝廷同意了这次轮换。
  苏油的建议还有一点,就是西路新军久戊,同样应当轮换,如今铁路已经可以通到玉门关,正好可以让童贯回京述职,然后带领一部上四新军去西陲锤炼,而李宪则带领西部一部到汴京,交于朝廷,然后来河北任职。
  这是考验大宋铁路运转能力重要举措,虽然说铁路是重要的战略部署工具,但是不经过验证谁都不知道效果,如果不事先演练查漏补缺形成制度,缓急之际只怕会措手不及。
  少数大臣都知道苏油这道奏章是要干什么,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于是争议再起。
  吕大防和刘挚才吃了一个亏,于是赶紧召开都省联席会议,讨论这件事情。
  章敦在会议上侃侃而谈,认为轮戊制度本身没毛病,乃是防止地方军队独大,武将猖獗的得力措施。
  以前这么做是断不可能的,因为各地军队强弱差别过大,士兵贪恋故土,也不愿迁移。
  但是如今大宋的军队已经不一样了,新军将士素质不是旧军可比,连队以上都有监军,做思想工作就是他们的常务。
  而且就战术水平和军事素养来说,新军各部的技能,已经差别不大,指挥统御皆有制度。
  士官们都是学院教导出来的,相互间的战术思想和指挥方式区别不大,完全可以实现“易兵换将”而战力不损。
  而且这样也兼顾了公平,对于增强大宋军队的整体实力有好处。
  尤其是两个监军的互换,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现在这个理由不是正好?
  前边那些都可有可无,最后一条刺到了文官们敏感的神经。
  鉴于后唐的惨痛教训,对于带兵的宦官,文官们深刻忌惮。
  李宪在西边担任监军已经整整十年,西域都护都换了两茬,就他没有挪窝。
  他是赵顼的亲信,可是现在台上的是太皇太后,自先帝驾崩后连面都没见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