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46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肯定很贵,普通人不要想了。”
  不管别人怎么夸,他们这边该走还是要走。
  李家庄,协理中台党天磊,还有四个桨手,一个桅杆手上了船,身上的轻装简行,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汴京。
  让圣人知晓,他们兴华府,海太城,船务司,做出好东西了!
  从年后纪彬正式拿到允准文书,到七月开始建船务司,人员陆陆续续到齐。
  现在十月份,终于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出发!
  让汴京百姓看看海边百姓风貌!
  他们都是南军国的骄民!
  船只飞速行驶,但周边的百姓们却不肯离开,眼里都是船只的影子。
  纪彬也松口气。
  终于能歇一歇了。
  既然急速船造好,那就给船务司的大家放几天假!好好休息休息!
  等休息回来,码头那边会增派两倍的人手,自然是晁知府巡盐使的人手过来。
  而且巡盐使还托了关系,从鲁地调来五名专修码头的工匠,在鲁地也是十分有名,靠着他家里的关系这才能来的。
  估计也是投桃报李,感谢纪彬让他挂个名。
  这对纪彬来说自然极好,晁知府出钱,巡盐使出人,他这码头岂不是修得更快?
  船务司的众人要休息几天,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其中协理左右中郎,这两位还是要在船务司忙蒸汽机的事,纪彬在其中又提了几点,他们在想办法完成。
  还是那个解释,一道习题里,纪彬是知道答案的,可解题步骤需要这两位补充。
  其他官员小吏则真的打算休息。
  之前一直忙感受不到,现在稍微闲下来,自然要好好逛逛海太城跟兴华府。
  有两个小吏还准备跟着纪彬去邑伊县看看,想去邑伊县买点棉花被跟棉服。
  以前在汴京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这东西贵得厉害,如今到了鼎鼎大名的棉花县邑伊县,肯定要去瞧瞧。
  而且今年棉花价格又降了许多,去年在一千二到一千五之间。
  今年再次降价,已经降到五百文到七百文中间。
  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这棉花可是几千文一两,短短三四年时间,能降这么多倍,也是不容易。
  可纪彬明白,浙东那边今年已经有小范围的棉花种植成功,等到明年的时候,纪彬预估能降到一百文到五百文。
  不是他夸张,而是浙东那边能人多,今年刚成功,明年就会有大片种植,这是必然的。
  在纪彬印象里,他那个时空的古代,棉花在前期都是按两算,宋时一两八十文,百姓都能喜极而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