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69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时孙坚屯兵于兖州东郡的濮阳,全面收缩,将兵力主要放在渡口之上,以阻止魏军为了缓解青州局势而渡河。
  而袁绍也陷入了一个十分的尴尬的地步。
  占据了洛阳地区,除了让他有称帝的借口,为称帝开国打下来了一定的基础之外,根本就没有了其他的用处。
  洛阳地区当初被董卓一把火烧得的干干净净,根本就没有多少的产出。
  洛阳地区的人口早就已经走的干干净净,防守洛阳关隘还有洛阳城的军兵所消耗的粮食都是从冀州一路运送而至。
  占据洛阳也没有使得魏军占据多少的战略优势,轘辕、广成两关只要还在汉军手中一天。
  魏军就没有办法对汉庭的腹地造成太大的威胁。
  魏军虽然占据了旋门关能够对兖州的西部造成一定的威胁,但是这样的威胁终究是有限度的,此前袁绍也安排了进攻兖州,在旋门关屯兵以求击败孙坚,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如愿。
  旋门关能够起到的些微作用,却是完全不值得在洛阳地区消耗的那么多的粮草和人力。
  尤其是,黄巾军虽然这段时间一直没有东进扩张的意图,在其占领地区似乎又接连暴发了灾荒,使得其没有多少的粮草支持其大规模的拥兵,但是魏军占据河内郡和洛阳地区,还是需要腾出不少的军兵来防备黄巾军。
  洛阳地区,真的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占据洛阳地区,那么大量的人力和武力都消耗在了洛阳。
  但是丢了洛阳地区,想要再度占据伊阙、大谷、旋门等关卡,无疑是要耗费更巨大的代价。
  更何况占据洛阳还能够打击汉庭的威信。
  长安,洛阳是汉庭此前的都城,如今长安在黄巾军之手,洛阳在魏军的手中。
  现在两都皆不在汉庭之手,这样使得大部分人都认为汉庭确实已经是日暮西山,天命不在。
  但是若是放弃了洛阳地区,汉庭收回了洛阳,那么舆论的风向便有可能改变。
  无论是到底是不是魏军主动放弃,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声望影响。
  在这种情况之下,袁绍彻底陷入了两难的地步。
  接二连三的战败和进攻受挫也使得魏庭的内部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青州突然出现的变故却是让魏国彻底走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
  为了解决青州的困局,田丰看准了汉军东西两路军被分割,各自为战的困局,集结麾下的大部分军力,并联同鞠义带领的冀州军,甚至将蒋义渠带领的虎豹骑都调遣到了西面的战场,然后尽起大军进攻汉军的西路军,自三面同时向着屯驻于济南国的西路汉军合围而去。
  汉军的西路军因此陷入了两难之地。
  若是不退,那么甚至可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对于魏军的重骑,汉军实在是没有多少的手段可以制止。
  曹操麾下的西路汉军多是兖州军,兖州军的训练度和士气相对来说,只是略胜于青州军,却不及冀州军。
  但是若是撤退,那么丢掉济南国,他们只能一路退到泰山郡内,青州军便可以封锁泰山郡北部的关隘,封闭他们再度北上的道路。
  这样一来,东路汉军便成为了孤军,孤掌难鸣,很大的可能会被各個击破。
  原本按照原来的计划,两路汉军应该同时进军,自两面围攻青州的齐郡,于青州的州治临淄的会师,将田丰还有青州的魏军围困于城中,一举将其歼灭。
  可惜计划虽好,但是东路军的进攻受挫,损失惨重,甚至险些被击破也彻底宣告了汉军计划的破产。
  而后续黄巾军对于荆州的袭扰,也使得汉军失去了强力的援军,后继乏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