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69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魏军已经再青州战场之上取得了相当优势,汉军这一次的北伐很可能无疾而终。
  甚至若是后撤的时候损失过大还有可能被魏军趁胜追击,将可能丢掉不少的城池和疆域。
  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魏军能够重新占据优势。
  但是这一切的优势,大好的形势,最终随着临淄城大开的城门宣告破产。
  留守在临淄城的青州别驾王脩背离,在田丰带领大军进攻西路汉军之时,王脩将城中的将校集结了起来。
  在临淄城府衙之中,王脩言称,其虽是袁家故吏,受袁氏恩惠,但是如今袁绍倒行而逆施,称帝建国是为大不逆,并宣布就此反戈。
  府衙之中,王脩早已埋伏刀斧手,一众袁氏的家将在王脩话音落下的瞬间便被斩杀,其余诸将慑于兵刃,也尽皆投降。
  王脩的投降并非是临时起意,而是绣衣使者策反的功劳,当然其中出力最大,使得王脩最终决定反戈的还是袁术。
  王脩为人刚直,清正廉洁,重诺重义,在袁绍僭越称帝之时,上表文反对,但是袁绍当时心意已决,又岂是少数的反对意见能够改变。
  王脩的上表被驳回,袁绍没有斥责王脩,而是写了一封信安抚王脩。
  而这件事并没有结束,而是被绣衣使者所探明,并将这一情报送回了汉庭。
  送回汉庭之后,一个计划也慢慢的构思了出来。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其主支大部分人都在洛阳被董卓所杀,而起义正是因为袁绍召集诸侯讨董,董卓因此新生愤恨而将其留在洛阳的袁氏族人全部斩杀。
  按照法理上的继承权,实际上袁术才是汝南袁氏真正的继承者,汝南袁氏的大部分族人都还在豫州的汝南郡。
  袁术于是借由绣衣使者之手传信给王脩,在信中袁术提到了王脩的上表。
  并表示袁绍确实是倒行逆施,当初贸然组建联盟也使得留在洛阳的袁氏主支被杀,后来进攻董卓之时,袁绍更是作壁上观,按兵不动,如今又僭越称帝。
  最后王脩还是产生了动摇,决定反戈。
  王脩的反戈完全是出乎了田丰了预料,毕竟王脩当初虽然反对袁绍称帝,但是那件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而后王脩也带领青州军南下和臧霸两人共同对敌。
  东路汉军进入临淄城,挺进青州的齐郡,也彻底的使得田丰的陷入了一个极为难堪的局面。
  东西两路汉军不再是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现在东路汉军随时可以向西进军,策应西路汉军。
  单独面对一路汉军,魏军的胜算极大,但是面对两路汉军,魏军的最终胜率还不到三成。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田丰知道临淄城被破后路断绝的事情若是被军中的军将知晓,青州魏军很可能就此崩溃,于是他当即立断封锁了消息,随后立即下令向北撤离。
  而朱治的速度也非常之快,战场之上战机转瞬即逝,他带领着东路汉军马不停蹄,在青州魏军还没有完全撤离济南国之时,已经是赶到了济南国内。
  汉军突然出现在了东方,一直以来田丰隐瞒着临淄城被破的消息也终于是再也隐瞒不住。
  青州魏军士气大跌,而还在疑惑为什么青州魏军突然解围的曹操,也在此时收到了朱治传来临淄城被攻破的消息。
  曹操恍然大悟,随机立即带领麾下的军兵北上和朱治会和,两路汉军于是合并北上。
  黄河作为天险可以阻拦敌军的进攻,当初袁绍在实力并不强大之时,依靠着黄河天险挡住了汉军的北伐。
  但是此时黄河,却是成为了成为了魏军的阻碍。
  魏军想要北撤离开青州,却是被黄河所阻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