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说贵阳不热,没啥暑气。
  所以捧着冰浆的禾嫒尺,开始想给自己整点热乎东西吃。
  在人潮汹涌的步行街里找东西吃是一件让人相当纠结的事。
  去队伍长的店吧,嫌人多,排着麻烦,不想排,而且可能已经排不上。
  去没人排队的店吧,害怕,人这么多的步行街里也没人排队,东西得多难吃?不能当第一个踩雷的人。
  于是禾嫒尺便走在街上,随着人流到处乱走。从人多的青云路,挤到人更多的青云市集里,再被人潮裹着从市集内冲出来,还很懵地跟在别人后头过了条马路。
  不知不觉,进入一条瞧着还算热闹,却没什么游客进店就餐的普通街道里。
  不错,这种街道好,不用排队,看起来还有好东西吃。
  这时的禾嫒尺决定使用她的探店秘密武器。
  ——被美食网红打卡app添上真实评价筛选功能的小众点评。
  先点击附近美食,再从上往下看。
  禾嫒尺:“……完了,好像不是很好使。”
  *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用这句话来形容目前贵阳的餐饮业再适合不过。
  至少赵琪芝就是这么想的。
  赵琪芝是一个家在贵阳的普通上班族,母亲赵梅则是在贵阳干餐饮业的小老板。
  边干边亏钱的那种老板。
  她亏钱的原因,不是因为东西做得不好。也不是因为步子迈很大,不自量力地盘下一家大铺子,房租高所以亏钱。
  都没有。
  她亏得实实在在,就是食材钱。
  什么?
  这年头怎么还会有干餐饮的在食材上亏钱?食材支出不是在餐饮经营中最容易控制的一环吗?
  赵琪芝以前也是这么想的。
  直到她亲妈开始亏钱。
  要把事情说清楚还得再往前捋捋。
  赵琪芝的母亲赵梅其实是一个有经验的餐饮人。
  多年前,她在贵阳某美食城曾经租过一个小档口,在里头专做贵州铁签小烤串。生意好得很,街坊邻居都来吃,回头客也不少,可惜后来歇业了。
  关店原因很简单,前几年景气不好,美食城凉得整个关门,她也自然只能回家呆着吃老本。
  眼见今年情况好转,还有老客说之前吃惯她做的烤串,希望她能重新营业,于是赵梅便在大家的鼓动之下决定重新开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